第124章 第一二四章 日进万金(第1页)

东印度公司的船队到来只是张翼身边发生的一个小事情,不过这件小事情对未来的影响或许谁也没有料到,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最终获得了张翼的亲眯,然后成为港岛的一个合作伙伴获得来港岛贸易的权力,张翼也慢慢的借着东印度公司,开始了自己在印度和西欧的大规模的经济扩张和经济侵略。

因为东印度公司船队的私自闯入,港岛最终也出台了相关的规矩,规范来港岛的船只。

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张翼让水师在香港岛外围的航道必经的一个小岛上设立水师检查站点,水师负责检查和监控一切来港岛的船只。只要进入维多利亚海湾的船只,都必须先经过这个检查站检查之后才能放行进入港岛。

港岛的一切都慢慢步入正轨,在春天结束,夏季来临的时候,中环小镇的规模已经扩大了一倍有余,几乎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市镇,人口更是从去年一万多人,直接暴涨到了四万人左右,这些人一大部分人被招入了张翼的纺织工场还有火药工场铁厂等工场干活,另外一些人则是进入了造船厂工作,还有一些人则是直接在小镇上,开店铺做起生意来。

短短半年就汇集如此多的人到香港岛,不得不说,算得上一个奇迹。其实也不怪,现在大明朝北方常年战乱,特别是这几年越演越烈的农民起义波及整个大江南北,因为战乱而大量的北方流民流离失所,迁往南方逃避战乱,而两湖两广地区便是这些流民主要迁移之地。

仅仅广东地区这些年便是迁入了十多万从北方而来的流民,这些流民散落在广东沿海地区,主要集中在广州府一带,又没有土地,主要靠着出卖自己的劳力,比如在码头做搬运工,在纺织工场干活赚取微薄工钱养着自己和一家老小。

要不是广东沿海有着比较发达的手工场,比较发达的海外贸易,这些手工场勉强能容纳一些人,微薄的工钱让这些人勉强饿不死,或许大多数人都得饿死,更会对两广地区产生动乱影响。

张翼开发香港岛,招募的条件如此丰厚,怎么可能不吸引这些沦落两广地区的流民注意。因此短短一个冬天下来,一部分在广东沿海地区的流民涌入香港岛,最终造成了香港岛快速聚集了发展所需要的第一波人口资源。

四五万人的香港岛,经过一个冬季的酝酿,春天过去了,在崇祯十一年的夏天时候,终于展示出了它的活力和青春。

现在在大明朝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每个人都知道在广东沿海,也就是是在澳门对面的一个岛上新建立七了一个专门从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