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从满清大军出关,远离京师之后,有些萧条的京师城内又开始慢慢有些人气起来,但是在紫禁城内,一场针对张翼的那封奏请要求,整个朝廷正在争论不休。
张翼上次在辽东的所有作战,经过张翼暗地里可以宣传,几乎人人都知道张家军在辽东打过战,更是打死了很多满清鞑子。虽然过程有些模糊,没有将怎么样消灭鞑子的真正利器说出来,但整个京师都知道张翼曾经带着自己的军队在辽东打过战,为京师解围过。
因此,这一次张翼的奏报,一些朝廷大臣或许有感于张翼这一次在辽东的战果,间接救了他们,加上大明朝的军队体制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了,前面又有着戚家军的前例,因此还是赞成张翼的请求。
当然,很多为张翼说话的人,几乎都是受到了张翼的好处,除了张翼辽东解围的原因之外,这一次一些官员几乎暗地里都接到了一笔为张翼说话的“说话费”。至少兵部里面的几个管事的侍郎还有五军都督府等几个衙门的那些老爷们,无一例外都受到了一笔厚厚的报酬。因此,这些兵部还有五军都督府等和军队有着关联的官员,几乎一致都同意张翼送来的奏报。
没有办法啊,为了这一次在广东取得所有的军备改制还有整顿官场顺利张翼可是下了血本了。这一次张翼送奏报的时候,同时也秘密派了李达带着巨款北上,来到京师活动。用张翼的话说,就是用钱砸,也要让京师的这帮官员能帮助说话,支持自己在广东所作的一切。
所以,这些日子,李达几乎秘密拜访了多个衙门的主管人事和一些朝廷大员,几乎给这几个衙门的官老爷们每个人送去了几万两银子,数天之内撒下几十万两银子,可谓是花钱如流水。
因此,得到张翼好处的官员,当然很自然为张翼说话,有的就算还没有直接说支持,但也不反对了,默认有时候就是一种支持。
当然,也有一些官员很自然会反对张翼的这种破坏“祖制”的做法,认为张翼是在破坏朝廷统治的根基,是在让整个朝廷走向灭亡,是一种严厉的狼子野心,坚决的反对。
不管两边人马如何唇枪舌战,在这朝廷上大肆相互攻击,但多数官员此时都保持中立状态,没有表示支持和反对,特别是一些重量级的官员,比如杨嗣昌等人,都站在哪里闭目养神,谁也没有发言。
坐在哪里的崇祯心里有如明镜是的,他其实也没有想到这件事情会让下面的朝廷大员全部议论纷纷,同意和不同意的都在说着自己的理由。只是,看着杨嗣昌等几个朝廷内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