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二四五章 轰轰烈烈(第1页)

在张翼决定建设机械制造厂的之后,整个香港岛的建设再一次进入一个新的台阶。随着蒸汽机的出现,港岛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从手工工场生产阶段,开始进入真正的工业时代,进入真正的机器大生产时代。

因为靠着香港银行光明正大的筹建资金,张翼原本以为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勉强做到的事情,因为香港银行业务的迅猛发展,张翼很容易的就可以调动了大量的资金,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因为机械制造厂的建设,随着而来的配套设施以及接下来的产业链接也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建造这机械制造厂,因为蒸汽机的建造需要大量的铁,因此张翼控制的铁厂规模首先得到受益,进一步得到发展。

港岛铁厂首先得到张翼的注资,除去给机械制造厂准备的四百多万两银子之外,张翼还从香港银行调动了一百万两银子给港岛的铁厂还有相关的铁矿挖掘工场,用于这个港岛铁厂炼铁业的发展。当然,原先收购的南海还有佛山等地的两个炼铁厂,也在进行改造之中。

港岛铁厂拥有一个炼铁高炉,但随着张翼打算成立这个机械制造厂之后,这个高炉的炼铁显然有些不能满足整个市场需求了,所以一直酝酿的二号高炉也在张翼投入大量资金进入之后,终于进入正式建设阶段。

虽然张翼没有直接参与设计,但因为有了第一次设计经验,加上这几年时间实践出来的知识,铁厂首席设计师兼任总工程师陈二狗对于高炉炼铁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或许现在对于炼铁的认识,比张翼都还要深刻了,已经可以独挡一面。

所以,他设计出的二号高炉,比一号高炉规模还大,整个高炉身子都比一号高炉宽数倍,而生产规模为每天五十万斤生铁的产量。同时与之相关的,还能配套冶炼出十万斤精铁,而精铁的质量已经可以和钢铁相媲美了。

铁厂规模的扩大,需要的铁矿石自然就多了,所以除了炼铁厂进一步发展之外,铁矿场也受到了影响。各个矿场的开采规模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海南岛上的石碌铁矿场因为开采条件相对低,属于露天矿场,大规模开采也比较容易,所以张翼再一次将石碌铁矿场规模扩大,为此专门从两广地区招募了大约接近万人渡海前往海南岛的铁矿场进行挖矿工作。

还有煤炭行业,广东北部的数个煤炭也因为需求的煤炭增多,价格一路上涨,刺激了很多当地商人投入到这些矿场的开采工作当中去。

后来张翼直接奇思妙想之后,让李达放出风声,说港岛的铁厂需求铁矿石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