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那三国一书是何等的博大精深,李二虽是知道个大概和其中大部分的传奇故事,要想分毫不差的复述出来是谈何容易?光是开篇关于东汉末年政局的描写就叫人头疼,“十常侍”便是连一半也记不得,只好先从那张角的黄巾军说起。
“话说那张角本是个屡试不第之人,入得深山采药之时得见仙人……”
要说正史李二是差的太多,要是把张角“偶得天书”“四方布道”,终于“成三十六大方,信徒数十万”的故事讲来,这可是李二的强项。这个桥段本是玄幻,李二最是擅长这个,硬生生把几百字的内容“灌水”灌成了几千字。
“张角呼风唤雨撒豆成兵,那黄巾贼便是铺天盖地一般,搅的天下狼烟四方不宁,可恼了一位盖世的英雄,此英雄两耳垂肩双臂过膝,面若冠玉唇如涂脂。非是别个,正是大汉景帝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的便是……”
李二知道这三国一书乃是集古今之大成者,真个是惶惶巨著,所以尽量的使用白话,更是在其中加了许多自己的东西。
尤其是刘关张相识的过程,更是写的天花乱坠:张飞是如何为了二两猪肉和关羽动手,二人又是如何的当街大战三百回合,刘备如何的“一龙分二虎”,都说的精彩绝伦。
精彩是精彩的多了,却少了原著的浑厚和大气。
如此这般说到了桃园三结义之后,李二便不是很清楚后文。虽知道三人是去打黄巾军的,却不明白具体的情形,不好胡乱的遮掩,且等白日里找些资料再说吧。
“罢了,今日就录到这里,春娘和小妹子都是辛劳的了。”
望着桌上厚厚的一叠纸张。春娘扼腕惊叹道:“竟然写了这么许多,差不多有万字的吧。”
李二暗笑:若是真心地灌水,光是张角和黄巾军的桥段便可以弄百八十万字出来,玄幻加王朝争霸本就是个容易灌水的题材,不过李二断不会灌水,若是灌水的话忒也对不住读者的。
春娘揉了酸麻的手腕:“相公书写的之是甚么?”
“史书。”
“史书?相公这……是史书?”在春娘眼中,那史书是万分地凝重沉稳。而李二所描述的不仅有神鬼之说,更有许多“废话”,怎么看也不象是史书,倒像是野山村夫口口相传的野故事段子。Www.16K.Cn
李二自然清楚自己的水平,便是大才如司马光者。亦要穷尽十几年的时光,有几百地史学名士相助,这才编撰得出《资治通鉴》。李二的水平和司马光相差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