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的人也不好做这个扫北的大元帅,便是想做也做不来的哩,驸马兄弟做起来自然就是举重若轻。”刘十三满是自信的说道:“兄弟那神器一出,岂不是赛的过万马千军?便是有多少血热的儿郎,有多少慷慨的将士,亦是抵挡不过兄弟你那小小的瓶子。”大宋本就善于防御站,又是素无主动初级的战略方针,武事虽一直在准备,却早已经全面转型为防御型的军事力量。构筑的金汤要塞坚固堡垒那真个是无数,善于守城把关之士还真是有那么几个。纵深辽国兵骁将勇,耶律洪基也不敢放眼就能够轻易破得大宋城池。
若是弃了城池而主动出击,大宋有此胆魄和能力之人还真是少之又少。自大宋太祖皇帝开国以来,李二打破铁甲骑兵进而知道西夏便是大宋军事上最为辉煌的战绩。从声望上来说,李二出任扫北大元帅之职可能最大,何况还要联合西夏,李二便是最为紧要的人物。
道理上是自己个说法,李二却是晓得自己登坛为帅的可能真个是半分可能也没有的。
驸马虽是身兼精忠公的显赫爵位,其晋升速度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然驸马与朝廷的关系却是极其的微妙。“李二”事件虽已是平息,双方都是在心底还存了“谨慎”的心思,都在小心翼翼的维持着这份不牢靠的“平衡”。
此种情况之下,朝廷虽是有心要李二在战场之上大显神威为国卖命,却是绝对不会给李二一星半点的军权。
莫说是李二这般为朝廷不这么信赖的人物,便是那些个忠心耿耿的宿将老帅,朝廷也是左一个钦使右一个监军的提防着。
毕竟大宋太祖皇帝就曾经是手握兵权的大将,一场“黄袍加身”的好戏唱出了大宋的万里山河。若是别人再学着太祖皇帝地模样再唱这么一出好戏,可不是大宋官家愿意看到的。
重文而轻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大宋社稷的稳固,却也……
李二本就有了天神的光环。若是再掌了军权,谁也不敢保证李二不会唱那“黄袍加身”的大戏。所以大宋朝廷上下是铁了心的不让李二和和兵权沾便儿,同时还想了这位驸马能够能够为国事出力。
既不给马儿吃草,又想马儿跑!
这便是朝廷的心态!李二对那扫北大元帅地位子也是没有兴趣:“杀人盈野,血溅成渠非我之所喜,万骨堆砌一将功名亦非我之所愿。莫说朝廷断断不会拜我为帅,便是朝廷真个是要我登坛拜印。我也是不会去的。”李二本就无有那称王称霸的心思,何况所谓的“神器”基本还是个唬人的玩意儿,虽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