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心疼(第1页)

按捺不住胸中喷薄欲出的热血,怀了激昂的心绪,李二对淮南之事做个详尽的报道,整个邸报几个版面都是诉说淮南百姓之苦,笔调之犀利尖锐前所未有,直接便把淮南大大小小的官员批驳的体无完肤。

不论州衙府县,哪管官职高低,一律以“贪官墨吏”相称,“若官不为民,何以为食之民膏?专营欺害百姓之事,何以为圣人之徒?”“两淮官员结党营私,置百姓水火于不顾,若与食人之兽尤甚”!

“尚存半丝廉耻之心,当自裁之!”

将淮河两岸官员直接贬低到了连人也不是的地步之后,李二又大声的为那些“造反”的百姓叫好:“两淮三路义民锄贪官而抗暴政,实为大善之举……”

“相公说的暴政一词是不是忒也重了些?”

大宋皇帝素来标榜朝廷行的乃是“仁政”,李二如此的以“暴政”相称实在是与朝廷的宣传调子大相径庭。

“淮南之事其根源还是朝廷吏治腐败,不是暴政还是仁政不成?”

“相公说的在理,只恐以后便是会平添许多的麻烦呐!”

想想也是这么个道理,贪图一时心头畅快恐真的会惹下无穷的祸端,若是将词语该的委婉含蓄,拐弯抹角不疼不痒的说几句无关紧要的话儿,李二又对不住自己的良心:“芊芊自去的吧,我好生的琢磨了再做定夺!”

罗芊芊自然相信李二会想出个万全的法子,蹲身告退,转身之际很是在意的看了在一旁伺候的蕊蝶一眼,也不晓得是甚么含义!

李二脑海翻腾,心潮澎湃!

若是按照自己的笔调将淮南之事刊载,朝廷必然不喜;若是以朝廷能够接受的言辞来说眼前地灾难,自己的良心何在?便是能够和大宋朝廷平安相处。那万千的两淮百姓又有谁会为他们仗义直言?

大宋朝廷呐大宋朝廷……

李二呐李二……

哪管他朝廷难堪,何须理会皇帝为难,便是拼了和大宋朝廷上下撕颇了面皮也绝对不会再行妥协之事!终要叫那些庙堂之上的人物知道一个道理:大宋是大宋人的大宋,非是大宋朝廷的大宋!此事若是和了稀泥,便是开了个极坏的开端,以后再有类似事件发生,百姓便真地是没有了活路的!何况朝廷对自己也是相当的忌惮。想来不会有甚大的灾祸,朝廷也不敢贸然将自己如何如何……

李二很为自己在大是大非面前的犹豫感到羞愧,提笔在那文之后再加一句:“当此危难之际,无所作为之官便是墨吏,黎民自当推而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