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皇帝的麻烦(第1页)

就在王韶余部撤退的当日,大宋朝廷收到前方发来的六百里加急军情,王安石看罢,当即是脸色大变,片刻也不敢耽搁,当即持了那奏报急急的奏请官家。

由于奏的太过匆忙,亦或者是心中慌乱,竟然把案旁的暖手铜炉带的翻了,已经烧红的石炭引燃了书案旁边的各色文书。

王安石哪里还顾得上救火,方冠也忘记带上便是急匆匆的去了。

火急火燎的过了建章宫,穿过那弯弯曲曲的抄手回廊,王安石径直去往御书房。

书房之中三人,大宋神宗皇帝,延安郡王赵煦,再一个就是已经日渐苍老的同枢密使司马光。

“司马大人当真便是我朝元老,若说见识广博,知文知史,当世恐是无人能及,六郡王还是应当多多的请教司马枢密的呐。”神宗皇帝好似有些疲倦,半躺半靠在雕花覆锦的圆角椅上,长长的猪腰子脸满是疲倦之色,眼皮微微的耷拉下来,却掩饰不住眼球上布满的血丝。

作为一个帝王来讲,其实神宗皇帝还是勤于政事的,尤其是在当今两国交战时候,每日初了批阅各地的奏章条陈,还是要十分小心在意的斟酌前方的战事,费心费神的调兵遣将筹措粮草等一应的前方均需。

奈何如今的大宋王朝早已经露出了颓势,尤其是财政方面,两淮大灾之后全国的赋税几乎减少了三成,要不是吕嘉问这个商贾出身之人精打细算的在犄角旮旯里搜刮,朝廷的财政更是捉襟见肘。

神宗皇帝已经第三次削减了皇家宗室子弟以及皇宫大内的用度,最大限度的腾出些银钱粮秣来支持大宋开过以来前所未有的武功之鼎盛!

确实是如此的,如今地局面对于大宋来说真的就是一片大好。

契丹人的进攻势头已经被遏制,而且敌人的背后又有女真人在捣乱,大宋甚至不必如何锐意的进攻。只要牢牢的防守,尽一切可能的利用坚固防线,就可以消耗契丹人本不丰盈地国力。到辽人支撑不住的时候,就可以展开大规模的反击,不仅要把契丹人打回北地,更是要收复幽燕之地,完成当年太祖太宗皇帝想完成而没有完成的大业。

到那时候。大宋武功将成鼎盛,官家的威望将直追开国地太祖皇帝,百年之后入得景灵西宫享受子孙万代香火供奉也是水到渠成。

景灵西宫还有最后的一个位置,神宗皇帝一直就以为那个位置是为自己预留的,只是从来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抱负罢了。WWW.1 6 K.cN

如今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自然是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