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契丹风起(第1页)

很快,延安郡王登基称帝。

在成为大宋名义上的官家之后,小皇帝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追赠王安石为太傅,得到太皇太后的应允,而王安石的死敌司马光更是极大的肯定其为人治家之道,建议朝廷“优加厚礼”,至于王安石变法的是是非非只字未题,作为中书舍人的苏轼自然而然的要主笔起草制词。

苏轼乃是当时数一数二的文采风流人物,词句飞扬冠冕堂皇的为昔日的政敌兼同门师兄作了一片词彩极其华丽感人至深的《赠太傅文》。

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这个大宋时候最强大的一声呐喊终于彻底的烟消云散,理想化的孤胆英雄王安石终于“吾往矣”!

小皇帝还提议给王安石一场风光隆重的葬礼(当时的王安石早就埋葬了,但是在那个时候举行两次葬礼不是什么恶作剧,而是一种很风光的事情),可惜这个建议没有为朝廷所接受,被众人一句“体制不合”而打消。

“王安石也死了?真真的是天助我契丹大辽!”耶律洪基面色极是憔悴,甚至是十分疲惫的,闻得这个消息尤是精神振奋,欢喜的击掌大赞。

这已经是接连接到的第二个好消息了。

前番刚刚知道宋主驾崩,如今王安石又是身死,如此一来,宋人主战一派的旗帜算是彻底的倒下了,契丹人终于可以喘息一阵了。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宋辽大战之中,辽国貌似一直占据着上风,而其中甘苦之后自家知晓。

面对宋人的坚城要塞,契丹军兵折损甚重,久战之下亦是士气低迷,士卒厌战之念大起。已经打仗太久,虽然是占据主动。却再难有什么大的进展,士卒们都是想回家的了。

而契丹的国力根本就支撑不起这样长时间的战争,军需补给屡屡延误,更是助长了士卒厌战之心。试想那些军兵连饭也吃不饱哪里还有心思打仗?

最要命地还是一直在背后捅刀子的女真人。

这些女真蛮子真是折腾的厉害,耶律洪基还真是有些应接不暇。知道旬日之前知道了北院九万辽国健儿败北的消息,耶律洪基才彻底的明白事态远比自己想象中的要严重。

北院兵马四次围剿女真反叛,不仅是徒劳无功。更是损兵折将的疲于奔命。不过那些女真人终究是蛮子,虽是多次胜利终究是夏普胜,并没有对大辽北院地军力造成什么伤筋动骨的影响。而这一次,北院大王率部亲征,集九万大军兵分三路。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捣女真人的巢穴,本来就是大锤砸蚊可制必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