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汁这些年憋得够呛,今天好不容易逮到个倾诉的机会。二闭风便打开话闸,能想起来的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司云飞,连一些平常不好意思跟别人说的糗事都没瞒着。说到高兴的事眉飞色舞。说到郁闷之处,则咬牙切齿。
见到徐清风这么个心灵手巧到不可思议程度的妙人,陈树彬如获至宝;徐清风也不矫情,毫不犹豫地拜了师。据说陈树彬在娘胎里就先天不足,要不他家是中医世家,他妈能不能顺利把他生下都不好说,后来虽然自己成了名医医术青出于蓝,身体却始终没调理好,一年到头病怏怏的;
总担心自己时日不多来不及把一身所学传下去,陈树彬恨不得几天之内就把所有的知识都灌到徐清风脑袋里,于是头一年只要没课徐清风就得往陈树彬那跑,吃住都在陈家。连大三的暑假都没回洪州,俨然成了陈树彬的半个儿子。
坊间传言无论武林世家也好,中医世家也好,都对传承把握得很严,许多世家甚至传媳不传女,陈树彬只有两个,女儿,家传的医术自然只能传给女儿或者女婿。大女儿陈海音是学文学的。她丈夫熊峰虽然是陈树彬早年带出的研究生,但对官职的兴趣远大于学术研究。喜欢呼朋唤友钻营拍马。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个,“管理型人才”适合当“技术官僚”而不是“学术泰斗”李方倒是承父业学了医,不过灵性不足,还笨手笨脚的连针都拿不稳。难怪那些同学常常拿她打趣,徐清风当时的女朋友也疑神疑鬼。说起来李方虽然不像她姐姐陈海音一看就是个温婉的江南女子让人顿生好感,平时大大咧咧的像个,假小子,但要是细品的话,长得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
许多秘术之所以神奇。重点在于一个“秘”字,信息量未必有多大,学习的难度也未必有多高。以徐清风的脑瓜。能够一字不拉地背下百多万的《九龙经》,而且拥有雕塑艺术大师的潜质连三维图像都能直接记忆,在陈树彬的倾囊传授之下。不过一年多功夫,就将那些理论上的东西学得七七八八。还没耽误自己原来西医专业的学习,欠缺的只是因症施治的临床经验而已。而包括“金针透穴”在内的针炎技法,连陈树彬都自叹莫如,逢人就说后继有人,甚至说中医国术复兴有望。将徐清风夸上了天。因此进入大四后徐清风就用不着天天往陈家跑,只需在陈树彬每次出诊坐堂的时候跟着去就行了,陈树彬诊断或指导他诊断,他负责施针,师徒二人配合非常默契。陈树彬因身体原因每周只坐诊两次,每次一下午,剩下的业余时间对徐清风来说基本上都是放风时间。不是没人建议干脆让徐清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