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第1页)

但是林木对这部影片在上映前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他甚至要求詹姆斯-卡梅隆严格限制媒体对剧组的采访,这些举措无疑增加了公众对这部大制作影片的神秘感。

而斯皮尔伯格在10月末终于结束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单》的拍摄,他告诉林木,自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单》虽是以黑白摄影为主调,仍是彩色大制作的规模,全片有126个角色,动用3万名临时演员演出。在波兰除有30个外景场地,还搭制了140个布景配合。前幕后动用了百余名犹太人参加工作,让他们重温一次纳粹恐怖血腥的恶梦。影片情节波涛汹涌,气势悲壮,一幅幅画面,以黑白摄影为主调的纪录片的结实性手法,表现德国纳粹疯狂灭绝犹太人的恐怖,其惨状催人泪下。为了让这部影片更具有纪念意义,林木说服了派拉蒙和环球的高层,尽管影片已经制作完成,但必须推后到明年上映。

斯皮尔伯格在林木的建议下起身前往新墨西哥州的海滩度假,虽然《辛德勒的名单》的拍摄已经结束,但斯皮尔伯格显然还没有从那种压抑的氛围中挣脱出来。林木认为佛罗里达州的阳光和沙滩可以缓解他紧绷的神经,而斯皮尔伯格的个人医师也同意林木的看法。

斯皮尔伯格休假归来,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恢复了不少,他刚回到纽约,一位老朋友就找上门来,这个人让斯皮尔伯格做出了一个决定自己后半生荣辱沉浮的惊人的决定,这个人就是大卫-格芬。

在美国富豪榜上,像大卫-格芬这样有如梦似幻人生的传奇人物屈指可数。更何况,他虽然“没有学历,身材矮小,相貌平凡”,却掌控着许许多多别人的梦。毫无疑问,大卫-格芬是一个职业造梦者,而他自己,也就是“美国梦”的化身。自从科技革命和全球化以后,富豪的成功之路渐渐失去了往日的传奇光彩。他们不是数理天才就是商界精英,他们的成功有太多的技术细节,读起来像是靠电脑程序和账本充页数的励志小说。而大卫-格芬的人生十足是一部电影,有巧合与冒险,也有冲突和转折。他手中掌控过赫赫有名的唱片公司、媒体股份。如果他不曾存在,半个世界的唱机和影院可能都喑哑。当他开口,美国就屏息静听。

有人说成功取决于运气。那么大卫-格芬的运气也未免太好。他没有正式地上过大学,东混一个学期西混一个学期;换了17份工作,从领座员到收发室。收发室的工作还是靠说谎、伪造学历和盗窃邮件得到的。他申请收发室工作的时候,谎称自己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