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剧情反转(第1页)

当初张杨投靠吕布后便被委以重任,在吕布阵营中,位置在王庚和老根之上,仅次于吕布,与陈宫同,张杨过了一年多的舒心日子,没有战事,吕布杀死王允一党后,张杨便被加封为太尉,位列三公,地位尊崇,这次吕布出征在外,张杨便留守洛阳。

张杨有一个很厉害的部下,那就是谋士董昭,被朝廷拜为议郎,可是他却是心向曹操,在吕布前线作战不顺利时,他便向张杨谏言,脱离吕布,迎请曹操入主朝廷,可是张杨坚决不同意,认为现在朝廷是吕布的朝廷,当初他被林森逼迫的走投无路时,是吕布接纳他,并且以高官厚禄待他,如果此时背信弃义,背叛吕布,那会被天下英雄耻笑他无义的。

见张杨不答应,董昭随即找向另外一个人,被拜为卫将军的董承,也就是汉献帝的老丈人,董承一直因为吕布专权擅政,而记恨于他,不满张杨是后来者位却在他之上,董昭也没提出迎请曹操的事宜,只是要董承密谋除掉张杨,两人是一拍即合。

很快一场围绕除掉张杨的阴谋开始了。

董承是汉献帝的老丈人,平时走的就很近,经常进入皇宫中与皇帝谋划着事情,这次还有谋士董昭从旁出谋划策,自然会周密一些。

既然要除掉张杨,并且还要弹压城内的十几万守军,首先自然需要一些死士,这一点无需担心,卫将军董承一直豢养了一批死士,足以担当此重任,第二点弹压城内的十几万守军,自然需要天子和董承一起来做了,张杨死后,城内董承是军队最高官职,又有汉献帝一起颁诏,应该没有问题。

最后一点就是用何理由把张杨骗过来。等他一个人的时候再杀他,这一点董昭想好了,就以皇帝染病为理由召张杨入宫,即使张杨有所怀疑。会见太医官询问,但是太医官吉平是董承旧友,此项也没有问题。

说干就干,董承在夜里秘密把自己的死士带入皇宫,换上侍卫的服装。埋伏在未央宫前殿外,静静的等待天亮。

待天亮后,天子便以病重为由下诏召张杨觐见,张杨果然不相信,召见太医官吉平询问,询问过后连忙起身前往皇宫,未央宫是皇帝起居生活办公的地方,最前边的宫殿就叫做前殿,其后是宣室殿,董承的死士就埋伏在此。

张杨进入身边未带一个护卫。在他看来,皇宫内都是他们的人,谁还能谋害的了他么?路过宣室时,准备前往皇帝的寝殿——温室殿,董承突然从宣室殿内走了出来,手拿一份诏书,大喊一句:“奉天子诏书,杀贼。”

然后把诏书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