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路边摊(第1页)

7.路边摊

吴大胆在站牌前转了转,一眼看到了高高的前门楼子,再看站牌上的站名,他突然明白了,那售票员所说的前门,原来是指这儿的地名。

是自己对北京不熟悉,才闹出这笑话。

吴大胆等了一会儿,才上了另一辆803路公共汽车。

吴大胆坐在公共汽车里,看着窗外陌生的北京街景,想起了那天晚上在旅店的那个中年女人,真他妈窝囊,一个老女人,只是摸了摸,她的身子就没有上,竟然弄走了自己40元钱,真咽不下那口气啊,想着想着,便睡着了。

等吴大胆一觉醒来,公共汽车已经过了亚运村,到了北五环外的北苑北站。吴大胆匆忙走下车,四处望望,不知往哪里走好。

吴大胆下车,在北京市北郊的北苑周边转了一圈。

不少地方高高地悬挂着“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的横幅,有轰轰烈烈筑路造桥的,有热热闹闹建楼修房的……

吴大胆转了一圈,数了数,光用围墙围住的建设工地就有好几十处,比较大的有北苑家园、绿色家园、青年城等多处,听说再往北不远的天通苑,还要建一个可以居住30万人口的大型小区。

除此之外,还有修“城铁”的,修立交桥的,修马路的,可能有数百万建设大军,工地上到是戴安全帽的民工……

吴大胆心里高兴起来:终于算找对地方了!

于是,吴大胆决定:先安居,再乐业。

吴大胆按每月60元钱的价格,在附近村子的农民家里租了一间小房子,简单办置了一些生活必须用具用品,就算是找到了一个寄身之所,把临时的家安顿下来。

房东姓柴,60多岁,是一个热心快肠的老头。他说:“得儿,你出去找活儿,家儿,我帮你守着儿。”

吴大胆住下来后,他就去进行市场调查,看行情。没有想到,这儿做民工生意的人还真多。租了门面正儿八经做买卖的,有小吃店,面条馆,日用品“二元”铺,有卖二手电视机的,卖被子床单的,卖锅盆碗筷的,卖牙膏牙刷毛巾的,还有剃头的,理发的,按……摩的……没有门面摆地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有卖手套袜子鞋垫的,有卖旧衣服旧帽子旧鞋子的,卖水果的……

让吴大胆欣喜的是,就是很少见到自己在老家时干的行当,开小药店卖药的。

租门面,购置货架柜台,正儿马经地开药店,目前还没有经济实力……于是,吴大胆决定:去摆地摊卖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