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冰在重庆待了三天,急急忙忙的将重庆新政权的各项重要的职位物色人选和将他的第一师又一次整编一下,将部队的番号改成了四川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就开拔了,他要抓紧时间去成都,早去一天,就能让成都准备时间少一天。
辰冰将这次作战行动中有英勇表现的年轻士兵和低级军官一股脑的选拔进了教导团。把教导团的大五连编制改成了三营九连制。一个步兵教导营,一个骑兵教导营,一个机炮混成营。为了这些不太识字的士兵和低级军官,辰冰还特意在重庆招募了一批受过新式学堂教育的学生编进教导团,来充当他们的中文教师。至于其他的三个团因战斗和被抽调到教导团的缺额,辰冰将那一千多名愿意加入自己部队的原重庆巡防军俘虏打散塞了进去。虽然他们现在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辰冰相信只要他们待在自己的这个集体中,很快就会被这个热血朝上,充满朝气的集体所吸引,并被其改造,很快他们那些在旧军队里的坏习惯和各种缺点都会被改掉,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士兵。
1911年,由于四川的保路运动的蓬勃发展,辰冰原来所熟知的成渝铁路还只停留在西方人的图纸上。在这个时代,一支军队要进行长途调动,除了铁路,水路,剩下的只有靠自己的双脚了走了。辰冰所能做的就是尽量的准备充足的补给和加强部队的联络指挥。这段路也是对新生的四川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的一次重要考验。
辰冰除了在重庆留了一个加强连,作为保卫重庆的主要力量和兵站的守备。其他的所有部队都在辰冰的一挥手下,全线北进。沿途在得到了同盟会和四川会党的全力支持下,所经地区都是不战而下。辰冰对于这些刚被占领的地方,全部实行临时军管,但是为了寒了同盟会和会党的心意。辰冰将地方上的民事一分为二,同盟会主抓政治,民生,负责协助辰冰的后勤工作,而会党充当各地的警察,保安队等,负责地方上的治安。
现在从重庆往成都方向沿线的地区几乎没有一兵一卒阻挡辰冰的前进步伐。但是,由于辰冰的第一师里面新兵实在是太多,以前从没有进行过这么长距离的行军,再加上第一师大多是湖北湖南人,在四川也表现的有点水土不服,所以整个行军大麻烦没有。小麻烦不断。
辰冰也不管这些事,全部扔给了各个团自行解决。他现在最主要的是忙两件事,一个,建立一个真正意义的现代军队的参谋部,另一个就是下部队切身体验,和士兵们一起行军,一起吃干粮。晚上,士兵们休息了,辰冰还要亲自去检查各个哨位,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