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1月10日晚上10点,没有月亮的夜晚,漆黑一片,成都的西城墙上,张标,准确的说是龚标正紧张的看着城下,又回头看了看和他同守这段城门的王贵。
龚标从小就是个孤儿,是龚春台把他从大街上的乞丐堆里捡了出来带了回去。之后的生活对于龚标来说就像是做梦一样,龚春台先是认了他做徒弟,给他吃好穿暖,还教他武功,再后来龚春台又认了他做义子,从此龚标的记忆里从来没有人对她这么好过。再后来,等到龚标十八岁的时候,他的这个义父把他安排进了绵阳府的巡防营里,之后他就改名叫张标了。由于他能打能冲,又有义父银子的威力,他很快的就成了绵阳巡防营的营头。他当上这个营头之后,见到义父的次数就一次比一次的少了。这一晃就是十年过去了,他从一个青年人变成了一个三十几岁的中年汉子,本来他都快以为当初义父要他当内应的事永远不会实现了,可是就在重庆起义后,他的义父又找上了门,还秘密的带来了三百多的兵。后来赵尔丰的手谕传到了绵阳他才知道,义父要的是成都。
赵尔丰在重庆起义之后就立刻的向四川各处的巡防军下达了集结成都的命令,龚标也带着这义父给的三百来人和自己的两百多心腹凑成一个营来了成都。一起来的还有他的老婆孩子,赵尔丰的手谕里明明确确的要求营头们要带着自己的家眷,说是为了防止地方上防御匮乏,使民党的军队伤害了他们,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这时赵尔丰要拿家眷们当人质。本来龚春台都找好了人来充当他的老婆孩子,可是龚标没有答应,他知道赵尔丰的狡猾,难免不会找人辨认,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义父交代了十年的事情一定不能办砸。
到了成都,凭着手里的这由义父和自己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五百多号人,,在几十个营头里相当的出众,顺利的被派来守西城门,而和他一起的王贵则是赵尔丰的心腹,也带了一个营与他一起守。赵尔丰不笨,而且相当的聪明,他把每个重要的地段都分别由他的心腹营和各地赶来的精锐营头一起防守,这样既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些外来的巡防营,又可以让自己人监视这些外来的巡防营。但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这个心腹王贵在自己短短的几天试探拉拢下也投向了革命党。
经过周密的安排,终于敲定了在今天也就是第一师刚刚来的第二天晚上就秘密的帮助第一师偷进来,时间就是十点整。
忽然城门底下传来的一声低低的联络暗号猫叫声打断了他的思绪,龚标稳了稳心神,用眼睛朝王贵示意了一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