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攻进了成都之后,辰冰并没有再次像在重庆那会一样再弄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入城式,那时是为了鼓舞第一师的士气和通过重庆市民的口来宣传第一师的威武,而现在已经没有必要搞这个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的活了。甚至连四川军政府成立的大会都没有召开,辰冰只是低调的在原来的四川总督衙门挂出了四川军政府都督牌子,当然了有他大名的安民告示还是不可缺少的。
辰冰进了成都城就一直忙着几件事,一是关注全国的革命形势发展,并和这些革命团体互相联络。现在汉口汉阳前线的武汉革命军和北洋军还在胶着着,这些天辰冰在打仗的时候,武汉革命军和北洋军也没闲着,黄兴已经和冯国璋好好的较量了一番。而武昌革命军取得的一系列的胜利又极大程度的鼓舞了全国各地的民众,独立的省份越来越多,现在除了清政府控制力强的北方如直隶,山东,东北,河南外,其余省份的几乎都如雨后春笋的冒出了各种各样的革命团体。15日独立各省代表在上海开会,辰冰也委托徐杰作为四川省的代表出席了。经过一系列的磋商,各省都同意了以武昌政府为中央临时军政府,这时的武昌军政府都督已经是黎元洪了。辰冰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也被正式的承认为四川军政府的都督。
第二件就是扩编部队,加强训练,收编各处的游杂武装和扫荡川中地区的不服从四川军政府命令的武装势力。在极短的时间里他已经用在战斗中缴获的武器和成都城中的武器储备和反正的第十七镇和被俘的士兵把他的四川国民革命第一师扩编成了三旅九团的大编制,除了直属于师部的炮兵团、骑兵团、辎重团、工兵团外,每个旅将都下辖三个普通步兵团和旅直属的炮兵营,机枪营,骑兵搜索连,工兵营,整个第一师一下子扩大了一倍多,有了近三万人。
辰冰现在最为烦恼的是什么?缺人,缺有本事的人,特别是能进军队当军官或者能进政府处理公务的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辰冰又将徐杰赶去了上海,民国的能留学的可不像他前世那样只是镀镀金的,那可是真有含金量的。另外他还开始着手建立四川陆军军官学校和四川政治大学。四川军官学校主要负责为军队培养中高级军官,而四川政治大学则主要负责为军政府培养一批新式的官员。因为国内还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军校和培养官员的大学,所以也就没有现成的教材,辰冰只好亲自操刀,白天黑夜的把自己在前世上大学和在军校的教材里面现在用得着的部分想出来,然后编成教材。
这两所以后在民国史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