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的效率很高,在辰冰回到成都的第五天,道弥尔就把辰冰要的军火给送来了一批,另外一起送过来的还有一张德意志银行上海分行的支票,金额是一千万帝国马克。
本来第一师的武装十分的杂乱,由于部队扩充的太快,又得不到正规来源的武器补充,所以第一师几乎是有什么就用什么,光步枪就有汉阳造、夏利曼、老夏利曼、单发步枪等等,各种步枪的口径还不统一,后勤的杨晓辉三番五次的就这件事跟辰冰诉过苦,而且一些步枪的使用寿命已经老早的超过了,枪的膛线已经被磨的毫无踪迹了。
这一次道弥尔只送来了一万支毛瑟1898式步枪和一百挺马克沁重机枪和六十门75毫米山炮,这已经是他把上海的所有德**火商的存货都收刮空了。至于剩下的步枪、机枪和大炮则需要从德国本土起运,还要辰冰再耐心的等上几个月才能到。
这些武器一到成都,第一师下面的几个旅长,团长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得到了消息,轮流的来辰冰的督署衙门诉苦,目的就一个,要在这个大蛋糕上为自己的部队狠狠咬上一口。第一师加上教导团一共有三万多人,而枪只有一万杆,典型的狼多肉少。辰冰也不管这些家伙的死皮赖脸,对这些武器他有自己的打算,一万杆步枪先分教导团三千,剩下的三个旅各分两千杆,剩下的一千杆分三百给自己的卫队,剩下统统给军官学校,本来由于武器的匮乏,整个军官学校总共只有十几杆真枪,其余的都是用木头做的。至于机枪和大炮,辰冰也不顾第一师的反对,全都塞给了教导团。教导团的黄金雷这些天见到了谁都是笑呵呵的。
有了这些武器的支持,第一师的武器变得统一起来了,整个第一师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毛瑟或者汉阳造,汉阳造本来就是仿的毛瑟,除了汉阳兵工厂的出来的质量比不上德国人的罢了之外,两者一点不同都没有。至于淘汰下来的那些枪,辰冰也没有浪费,他把其中枪龄小的,保养的不错的都筛选了出来,用来装备地方警备队。至于那些剩下的破烂,辰冰也想了一辄,他让兵工厂的工人把这些破枪稍微的修理了一番,就打上了枪油,然后发到上海交给徐杰。现在全国到处都是革命,枪支绝对的供不应求,这些破枪说不定还能卖上一笔好价钱。
有了道弥尔送来的这笔相当于三千万大洋的德国马克后,辰冰本来显得十分拮据的财政一下子变得宽敞起来了。但是辰冰放一分钱放到省财政里面,他拿出了一半交给了徐杰,作为以后在上海购买各种机械的资金,当然为了以防万一,辰冰还是给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