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的就到了1912年的4月了,随着袁世凯在北京正式继任民国临时大总统,除了个别偏远地区外,全国的情势也算是暂时的稳定下来了。辰冰在整顿了军队,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基础之后,终于打算出去走走了。毕竟,辰冰知道在不久的将来,整个中国又将进入另一个为追求民主和自由的**,他要想在这个潮流里做出一番事业出来的话,就不能简简单单的局限于四川一地,他既要加强和其他人物的联系更重要的还是要扩大自己在全国的知名度,用辰冰的自己的话来来说,这一趟就是自己替自己鼓吹宣传造势之旅。
辰冰选择的地点就是上海,虽然此时的上海还并没有再过十几二十年那样的繁华,但也已经可以称的上是南中国的中心了。更何况上海还聚集了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精英,像是北京、南京、广州都没有上海那么的吸引这些或留学或上过新式大学的年轻人们。而且上海还有着别的城市所没有的发达的报纸业,所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在上海闯出了名气的话,很快就会风行全国。
辰冰的这一趟走的很高调,光是卫队他就带了整整一个营,清一色的是精挑细选的高头大汉,很有一股强军的气势。为此盛宣怀还特意的给辰冰调来了一条中型的内河客轮才装下了所有的人。
黄浦江上,辰冰站在船头看着江面上的挂着各色国旗的军舰和轮船,心里面也是感慨万千,长江是中国人的母亲河,但是正是在这条母亲河上现在却是是外国的轮船却大摇大摆的走江心,而中国人自己的船却要时刻的躲着这些趾高气扬的外国船,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他们和这些洋大人的船撞上了的话,无论是自己的船被撞伤还是撞沉,到头来还是自己的错,哭都没有地方哭去。落后就要挨打受欺负啊,千古名言。
上海吴淞码头,辰冰所乘坐的轮船招商局的客轮终于在晚霞中靠上了码头,在码头上接辰冰的是在上海的徐杰。辰冰看着徐杰,比起之前,这个年轻人显得更加的成熟了。
等船停稳了之后,辰冰用手挥开要扶他下船的水手,自己一下子从船帮上跳上了岸,登上了岸。就在辰冰跳下船的瞬间,扑哧的一声,一道强光闪过。
等辰冰站稳了之后,他才发现原来在徐杰的身边还站着两个人,一个年轻的,一个中年的,其中那个中年人手里还正拿着一个辰冰只在电视里看见过的老式照相机,刚刚的那道强光就是来自这个古老的照相机。
徐杰和那两个人迎了上去,通过徐杰的介绍,辰冰才知道这两人是申报的记者和和摄影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