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兵(6)(第1页)

满山遍野的敌人正从短崖上,短崖下盘山道上人头涌涌的迅猛压过来。即在我和连长迅速结束通话的当口,一辆BAT-2战斗开路车(PS:带装甲、机枪的履带式推土机)正拽着笨拙的模糊身影,在狭长的盘山道上拐过弯道,超越驻足停滞的BMP,向着被徐渊伟轰飞BMP塌方处快速推进过来;与此同时,短崖上满山遍野扫荡过来的敌人与连长散兵抱成团隐匿在硝烟中的三战斗小组,从地势开阔的缓坡上三面包夹的敌人尖兵已距离我们不足200米。

又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通报亦于同时传进了我耳朵里——

“通报,11点,距离400米,盘山路弯道拐角发现敌精确射手及敢死队,正高速靠近。数目:不详。但不会少于6名。又一个战斗小组上来了!数目恐怕还在增加!”凭着过人的目力和超凡绝论的战场阅读能力,伏在前方暗中为我们撑起精确射击保护伞的陶自强迅速带来了个令我们更加揪心的消息。

“精确射手?确定?”我心底一寒,透过夜视仪看着腾腾灼浪硝烟飘忽后,一个个佝偻着身子,紧贴在BAT-2后面分辨不出谁是谁的模糊身影。疑惑道。

“确定。”陶自强平静回答,依然按捺不住的是他的无比自信。能够被他发现的狙击手,不论多寡,都已难逃死亡的命运。就像陶自强,一直教育你们的:狙击手,甚或者精确射手的最重要的素质并在于伪装,陷阱,静寂中的一击致命。而在于一双细致入微的眼睛和头脑。

隔着重重赤焰硝烟,便是有着LeupoldUltraM3A赋予了过人视野,目光犀利的陶自强也只能见得着一个个飘忽的人影。那他怎会发现,并确定已经被六连差不多耗光了的精确射手数目,并从中推算出集结个中伴随精锐组成数组敢死队向我再度发起攻击的呢?还是连长一直强调我们的:“细节决定生死!”。

陶自强之所以有着过人的洞察力,只因为他比任何一个猎手事无巨细的细致小心。怎样的细致小心成就了他过人的洞察和战场阅读能力?头脑!作为反恐精英的你们应该都知道,每个兵担任步兵班、突击小组所担任司职,与之匹配的武器,还有攻击方位中身处一个小集团的序列、动作都是不尽完全相同的。

训练有素的突击手,正面突近接敌之时,总是在冲击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冲在最前面,双手斜横抱其枪于胸前,双手虎口俱向内,一手托住握把,带着扳机,方便仓惶接敌之时,机动,闪避,迅猛抬枪发起攻击。掷弹手或火箭筒手则会因职责便利,则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