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国之路(第1页)

庞大的车队冒着瓢泼大雨一路北进,打头的都是运兵的大卡车以及装甲车,坦克以及各种工程车笨重开的慢,都走在后头。八一???中文网?

撤军讲究井然有序,所以车队行进不急不缓,几天前打仗的时候车队一天之内就狂奔数百里,这样的急行军对机械磨损极大,不能常用。

现在只是回国修整,自然是能慢就慢。

越军修这条高公路的时候是用了心的,当初就考虑到要走重型军用车辆,所以用料十足。坦克在上面碾压,路面也不会塌陷坑洼,车队走起来很顺畅。

69军车队行驶高公路的右边,往回国的方向前进。而在左边则是源源不断进入越南的二线部队。他们是国内原来的乙种集团军,装备不全人员不齐,现在国家到了战争时期,自然需要这些二线部队补齐人员和装备,随时可以进入前线打仗。

南亚战争打响之后,我军除了要面对印度半岛的苏军之外,还要防范东三省,蒙古,还有阿尔泰山脉方向的苏军,全军四百万兵力,刨去占位子不干活的文职军官,再加上各种后勤,真正能拿枪战斗的部队有一半就不错了,这点兵力就有些捉襟见肘了,急需征召预备役重新入伍,补充部队。

成功打下越北之后,军委立即命令这些二线部队组团去越北逛一圈,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让这些新兵见识一下战场,沾沾血气。

尤其是在边境北越一侧,到处都是被炸毁的越军军械残骸,烧焦的越军人员。军委故意留着这些没去收拾,就是让这些菜鸟过去见识一下,至少看到这些轰炸后的惨状,士兵们对战场的残酷会有全新的认识,在对苏联人开火的时候绝对不会再手软了。

如果不想自己变成黑乎乎的焦炭,那么就在这之前把敌人全部都变成死尸,这是在战场活命的唯一办法!

看到这些友军,69军上下将士都是趾高气扬,虽然大多数人在这场战争中连开枪的机会都没有,但是却并不妨碍他们向友军炫耀武功。

这些二线部队不像69军全面机械化这么阔气,军中只有很少的一些解放大卡车和212吉普,而且车上都没有载人,而是填满了军用物资。

其实二线部队里面军用大卡车还是不缺的,国家再穷也不至于买不起大卡车。而是军委要抽调全国的物资运往北疆的阿克赛钦,那里可是海拔4ooo米的高原,需要运送维持百万军队作战的物资上去,需要的卡车数量相当惊人,所以全军各部队除了留下几辆日用之外,所有的卡车都被抽调去运送物资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