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郑大头的忧思(第1页)

比起陈旭在办公室里枯燥的画着设计图,钟思阳这边就快活得多了,改装后的机舱里舒适安静,躺在航空座椅上欣赏着窗外飞倒退的风景,飞行过程并不无聊。[[{ (网

武昌距离湘平市只有三百多公里,以支奴干的度慢慢飞也只要两个小时就到了。反倒是飞行员不熟悉地方,在武昌市上空转了七八圈,引得整个城市都轰动了,寻常百姓哪里见过这样两头都有螺旋桨的飞机,都跑出来看热闹。

最后还是钟思阳通过机载卫星电话和东湖制药厂取得联系,问清楚了位置和地标之后,直升飞机才得以找准位置在制药厂外面一块巨大的空地上成功降落。

郑大头顾名思义,此人的脑袋定然是很大的,除了脑袋很有特点之外,身材也肥肥胖胖很有福像,不过敢叫他大头的人不多,除了他老婆和一些老员工之外,厂里多数的职工都称他为郑厂长。

郑大头是东湖制药厂的创建者,靠着青霉素、感冒药和消炎药起家,辛苦把药厂做大做强,作为三万多人的大企业在本地也曾风光一时。和全国大部分企业一样,在十年大抽风时期被折腾的半死,改开后虽然一切回到了正轨,却也只能勉强保证温饱。

随着邓总访日带回来大量先进的设备和现代化的工厂,还在全国官媒上鼓励国内企业去引进西方技术,实现企业科技化、现代化。引了全国大规模的模仿,去国外引进先进技术成了潮流,有钱的就引进全套的工厂和生产线,钱少的就引进少量的设备提高部分生产力。

郑大头脑壳大,理想也大。不甘心药厂这样不死不活的状态,但是受制于时代的束缚,郑大头单纯的认为自己理解了邓总的思想,一拍桌子就做出了从日本引进新型现代化无菌厂房的决定,同时引进固体片剂生产线,和液体生产线,提高生产力。

但是东湖药厂资金有限,和日方一接触,他们报出来这一整套的无菌厂房价格高达三个亿。这还是因为中国在大量从日本引进各种工业设备,日本政府不愿杀鸡取卵,要求全国企业让出一部分利润之后的出价。

但即便是打折后的价格,东湖制药厂也是买不起这样先进的无菌厂房的,但是日本人哪里愿意放过这么大一条肥羊。在审核了东湖药厂的资质之后,日方企业联合富士银行给出了一个贷款方案,东湖制药厂只需支付两千万的付,剩下的低息贷款按年付清即可。

郑大头一看乐了,他认为只要引进了先进的厂房,药厂一定利润滚滚来,一年八百万的贷款完全没压力,于是大手一挥同意了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