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危急!战栗的海峡!(七)(第1页)

1916年2月1日。()爱琴海,达达尼尔海峡入口以南15海里外的特尼多斯岛前进锚地,英国皇家海军爱琴海分舰队新旗舰——“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马来亚”号桅顶,马丁.杰拉姆中将的将旗正随风招展。

从东方亚洲大陆吹来的寒风驱散了清晨的薄雾,“马来亚”号的巨大烟囱里喷吐出炽热的油烟,信号桅上五颜六色的旗子忽升忽降,向周围数十艘大小军舰发出指令。

“马来亚”号是在三天前率增援部队抵达这里的,老舰长出身的马丁.杰拉姆中将立即从战前长期担任马耳他军舰修配场总监的卡登中将手中接过了指挥权,同时接收了卡登手下的早期战列巡洋舰“无敌”号、新锐的法军超无畏型战列舰“普罗旺斯”号,五艘前无畏舰(其中4艘属法国海军),四艘轻巡洋舰,十六艘舰队驱逐舰和七艘潜艇。

作为全世界战列巡洋舰的始祖,“无敌”号的技术性能在孟加拉湾海战前就已显得有些过时:标准排水量仅17420吨,最大航速26节,武备为八门305毫米45倍径主炮(4座双联炮塔,前后各一,左右舷对角线各一),十六门102毫米副炮,主装甲带最厚152毫米,炮塔正面178毫米(7英寸),炮座178毫米(7英寸)。主甲板装甲最厚64毫米(2.5英寸)。

毕竟有聊胜于无,早在欧战爆发前夕,“无敌”号便与姊妹舰“不屈”号以及“铁公爵”级战列舰“德里”号一起游弋于地中海,密切监视在此进行“友好访问”的德国海军“戈本”号战列巡洋舰和“布雷斯劳”号轻巡洋舰编队。

欧战爆发时,“戈本”号正好在君士坦丁堡参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海军“海军周”阅舰式,新任爱琴海分舰队司令卡登中将便以“无敌”号为旗舰,率“不屈”号、“德里”号及另外5艘前无畏舰对达达尼尔海峡展开封锁,并在土耳其参战后短暂炮击了海峡入口处的要塞,随即以轻型舰艇在海峡入口处布雷,重创土军“苏丹塞利姆一世”号即原“戈本”号战列巡洋舰;以潜艇突破达达尼尔海峡,深入马尔马拉海甚至是黑海,击沉9000吨级岸防铁甲舰和万吨级前无畏型战列舰各1艘,击沉击伤商船多艘。

到1915年6月,印度洋方面吃紧,皇家海军兵力支拙,被迫将“不屈”号战列巡洋舰调回本土,3个月后,孟加拉湾海战的败局更迫使皇家海军进一步调走“德里”号(后更名为“印度皇帝”号)战列舰,而以法军新完成的超无畏舰“普罗旺斯”号替代之。

“普罗旺斯”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