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借刀杀人(第1页)

侯大勇已断定此人是辽人,紧接着用靺鞨语进行试探:“你是辽人。”那辽人显是听懂,用汉语说:“你是靺鞨人。”侯大勇不懂辽语,改用汉语说:“以前曾到过靺鞨部做生意,见你似是北地好汉,有此一问。”那辽人不愿多说,专心洗马,不再和侯大勇说话。

当侯大勇巧遇辽人之时,刘存孝正在密室里和辽人羽陵商谈。

时值广顺二年十一月,北风带着雪花扑到脸面上,让人忍不住缩着头。大地一片萧瑟。沧州城内的老百姓和其它地方的老百姓一样,都沉入了梦乡,他们不知,灾难有可能随时降临到他们头上。

大周的形势就和这天气一样,低沉阴冷得让人心寒。在二年正月,慕容彦超起兵反叛,南唐派兵策应。澶州节度使、检校太保柴荣累次上书请求出征,未能如愿。大将曹英率兵讨伐,却数月无功,直到太祖郭威亲征,在六月份才平定这场叛乱,而这不过是众多危机中的一起。

沧州刘存孝反叛已势在必行。此次刘三带着商队到北地,除了货真价实地作买卖外,还肩负着一项重任,向辽人具体提出借兵事宜。当刘三商队完成所有任务,带着贵重物品回沧州时,不料突遇马贼悉独官,所幸刘三逃得性命。辽人得知刘三商队遇袭,为表诚意,派出大队骑兵追杀悉独官,悉独官命大,多次围捕皆逃脱,其马队却被消灭,因此,刘存孝知悉独官未死。

沧州位于海河流域的下游,多条河流汇聚入海,有“九河下梢”之称,土地贫瘠,洪涝灾害不时降临,更是处于周、辽的交界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凉。

刘存孝征战十余年,积功成为北地边关刺史。刘存孝本为沧州人,也算功成名就,衣锦还乡。这边关刺史之位,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为抵御辽人,在后周的充许下,刘存孝招兵买马,铸造武器,不知不觉中拥有精骑万人,装备精良,和辽人作战多次,没有让辽人占到便宜。当时大部分剌史由武将担任,刘存孝却和其余武人略有不同,他粗通文墨,对下并不十分残暴,粮税役工也不太重,因此,在刘存孝治理之下,沧州这边关重镇反而比较为平安。但刘存孝官职却没有那么顺利,在后周郭威称帝后,他的官职就停止上升,当看到一些无名小儿成为自己的上司,刘存孝也自心中不满。

慕容彦超起兵后,辽主和南唐均多次派人联络,刘存孝羽翼已渐渐丰满,不觉心生反意,欲效法石敬塘,借兵契丹,取后周而代之。

东城郭家为周太祖母族郭家族人,也是沧州大户,郭行简与柴荣交好,澶州紧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