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第1页)

第061章

百万官帖的刺激确实不小,堂堂东三省总督居然拿一个商人没办法,这才真是讽刺。锡良又气又急,第二天就病倒不能理事了。载沣连忙下诏着锡良回家调养、休息,可东北的摊子不能说没人就没人,清廷又急匆匆将四川总督赵尔巽调来东北。

东北的麻烦其实是整个1911年中国政治动『荡』不堪的缩影。

在风雨欲来的惶恐中,各省的政治局势都显现不稳。各地谘议局为预算案与督抚争得不可开交,影响力最大的江苏谘议局在精神领袖张謇的带领下,上至议长、副议长下至全体议员悉数宣告辞职,弄得总督张人骏、军机首辅奕劻手足无措,相比较这下,东北的百万官帖还真不算大事。

清廷宣布国会缩改于宣统五年召集的举动虽然平息了保守立宪派们的不满,但无法平息百姓的怨声和列强的贪婪,更无法平息由之而生的革命怒『潮』。大部分立宪派和各界人士,尤其是青年学生仍不满意,奉天、直隶等省曾组织更为激进的第四次请愿运动。

面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请愿浪『潮』,标榜开明的载沣终于撤下了伪装,报以赤『裸』『裸』的镇压——将天津组织请愿活动的一个女学堂校长温世霖谴戌新疆,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愤怒。梁启超痛心疾首地断言:将来历史上决不会有“宣统五年”这一名词。许多人也都认为,要开国会就在这一两年内,过此一两年,恐再无开国会的机会。

革命党则直接以武装起义为回应,从七女湖到镇南关,从云南河口到黄花岗,到处是革命者点燃的烽火。4月8日温生才刺广州将军孚琦,27日,震动中外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发动,八十多位英年有为的青年志士壮烈牺牲。这一系列悲壮事件,既表现了革命党人矢志推翻清『政府』的决心,也预示了腐朽的清『政府』即将被埋葬的历史命运。清『政府』的统治基础早已千疮百孔,连许多立宪派也感到了革命的不可阻挡,转而与革命者互通来往并进而改变立场而不愿陪清『政府』一起殉葬。余下的立宪派,以张謇、梁启超为首,准备为实现立宪防止革命做最后一搏。

福建谘议局要求提前召集第二次各省谘议局联合会,各省谘议局热烈响应。5月8日,各省谘议局除谘议局尚未成立的新疆之外,只有广东、甘肃代表未到,其余19省代表皆陆续抵京报到,第二届各省谘议局议员联合会遂于5月12日正式开会,比章程所规定的时间提早了两个月。

大多数谘议局代表出发赴京时,省会城市都曾有隆重欢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