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新建陆军定制,每三年举行一次秋『操』(全国『性』的军事演习)。1905年在河北河间一带举行了第一次秋『操』,1908年在安徽太湖举行了第二次秋『操』,因熊成基发动起义而被迫中止,第三次秋『操』清『政府』原定1911年10月中旬在河北省永平府(今卢龙县)一带举行。
清廷十分重视这次军事演习,既迫于全国高涨的革命形势,也由于这是罢斥袁世凯后由皇族亲贵统帅新军的首次军事演习,所以用了最大的力量来筹备。钦命军咨府大臣载涛为阅兵大元帅,禁卫军、第一、第二、第三镇为西路军,以舒清阿为总指挥官,在开平集结,自通州东进;新军第四、第五、第六、第二十镇和第二混成协的有关协、标为东路军,由军咨使冯国璋为总指挥官,在滦州集结,自秦皇岛西进。内定西路军取胜。
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得知参加秋『操』的消息后,精神大振,喜形于『色』。他认为机会来了,可以效法当年熊成基那样,把军事演习变成『操』地起义。他立即与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倾向革命的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秘密联络,共同商定,各自所属新军私带子弹,在秋『操』中相机起义,先消灭禁卫军,然后乘胜直捣北京,一举推翻清朝统治。 吴禄贞有才气、有胆识、有魄力,能诗能文,他的『性』格豪爽坦『荡』,尚侠义,但锋茫毕『露』,往往不分场合,有怀必吐,以为这是英雄本『色』,不知掩饰,因而引起清廷疑忌,临时下令停止第六镇参加秋『操』。其余部队包括张绍曾任统制的第二十镇和蓝天蔚任协统的第二混成协仍照常集结。
演习进行到第三天,载涛正耀武扬威、神气活现地检阅各路大军时,突然传来武昌起义的消息,顿时吓得他面如土灰,带着几个高级官员仓皇上马飞奔车站回京,紧急下达了停止秋『操』、调第六镇十一协李纯部随荫昌南下武汉镇压革命军、冯国璋率第四镇南下,禁卫军回师保卫北京、集结在滦州的新军各回原防地等一系列命令。
但在10月29日太原新军起义的当天,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突然联合第三镇协统卢永祥、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第三十九协协统伍祥侦、第四十协统领潘矩楹等提出最后通牒十二条,要求在年内召开国会,由国会起草宪法,选举责任内阁,并规定皇族不得充当国务大臣。
前线冯国璋指挥军队攻入了汉口,载沣当时正得意洋洋地与一帮亲贵看戏,猛然间收到滦州兵谏的电报,才看一眼,只感觉眼前发黑,“哐”地一声,那只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