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竹但笑不语,耐着『性』子听他说完:“铁路承筑权是相当敏感之话题,满清『政府』就因为坚持‘干线国有’才激怒了广大民众,酿成了革命风暴,贵方既然只是以满铁公司出面,要求承筑权就更不合理,鉴于我方和满铁公司上次的良好合作,拟参照新洮路模式解决;至于条数,本来确实是两条的,但俄国方面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双方线路重合,考虑到日本方面一贯坚持国际协调,不愿引起国际纠纷,我们也无意使日本方面为难,所以就同意了俄方要求;至于顾问权什么的,全部参照国际惯例,我方丝毫没有超出。”
“倘若如此答复,贵方将很难获得帝国『政府』的批准,我方曾许诺的贷款可能也将被迫取消。”三村开始施展威『逼』利诱的手段了。
“贷款是双方自愿行为,既然贵方有实际困难,我也不好硬『性』要求。”秦时竹心想,贷款我是要的,不过不能表现出急不可待的神『色』来,“日本不行,还有别国有兴趣提供贷款。”
“哪个?”三村顿时警觉起来,“德国吗?”
“恕我无可奉告。”秦时竹用外交辞令打发后,又不忘加一句,“德国已率先承认我为交战团体,并且表示善意中立。”
“敝国『政府』也对革命寄予了很大的诚意。”
“是吗?我可是听说,贵国的大仓洋行与满清『政府』陆军部签订了一项合同,根据这一合同,满清『政府』获得了大量武器弹『药』的供应,这种诚意很让人怀疑啊……”
“不不不,您一定是误会了,我根本没有听说有这么一个合同。”
“领事先生。有没有这事并不重要,满清『政府』即使获得了这些军火,也不能挽救它的败亡,我军的飞艇和装甲车你肯定听说了吧。”秦时竹牛气冲天,“相信贵国提供的军火肯定没有相应的克制武器。”
“如果敝国『政府』愿意,可以提供相应地武器。”三村毫不示弱。
“领事先生真会开玩笑,我估计即使贵国『政府』真的提供了相应武器,战争也已经结束了。”秦时竹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反复纠缠不是个办法。“我们还是讨论眼前的条款吧。”
“秦先生,无论如何,必须答应帝国『政府』提出的两条铁路线的要求。”
“贵领事的心情我理解。但东北『政府』还没有和贵国之间建立外交关系,提出这样的请求是不适宜的。”秦时竹话锋一转,“鉴于过去和满铁之间有过良好地合作纪录,我们还是愿意再次合作,不过只能参照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