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章 临战时分(第1页)

正在袁世凯讨论如何应付时,陆尚荣带着三人组巡视阵地。整个阵地由四道防线组成,如果以8门105mm榴弹炮为起点,正好构成一个近似120度的扇形面:扇形的底点是榴弹炮远距离压制阵地,距离敌前沿阵地12里,距离敌核心阵地15里;以扇形的中轴线为分割,左右各30度的地方是75mm野炮构成的中距离压制阵地,距敌前沿阵地9里,距离敌核心阵地12里;再往前,正好是核心中轴的地方,主要由57mm山炮组成近距离压制火力,距敌前沿阵地6里。以上三处,都构筑了相应的炮兵阵地,每道防线由1个营的步兵防守。革命军的前沿阵地距离敌军大约2000米,大约有3000人分布在20里长的宽大正面上,身后是由37mm山炮、60mm和82mm迫击炮组成的近距离支援火力。

看见战士们摩拳擦掌、士气高涨的样子,陆尚荣一行都格外高兴,打仗嘛,没有精神不行,看对面清军稀稀拉拉、萎靡不振的样子,就是不懂军事的人也知道谁赢面更大。三人聚在前敌指挥所里,等待着进攻时间的到来,指挥所就设在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之间。

“百里,所有部队都进入预定阵地了吗?”

“都准备好了!前沿阵地3000人,第二、三、四道防线彼此间隔两到三里,均由500人把守,有足够的纵深,第二和第三道防线之间是战役突击群,1200人组成,在第三和第四道之间是战役预备队,800人;最后就是关上守军2000人。其余都是炮兵还有警卫的兵力了。”

“突击群人数这么少,会不会不够?”副师长杜金德有些疑问。

“不会!战斗打响后,主要由突击群正面突破敌人阵地,撕开口子后,由第一道防线守军跟进,战役预备队前进至原突击群位置待命。敌人近30里宽的正面才布置了不到5000人的部队,我们只需集中兵力,攻其一点就可以了。兵员太多反而施展不开。”

“这就是你所谓的环环相扣、锥形突破的战术吧?”陆尚荣笑着说,“我怎么感觉还少一个?”

“师长说地没错,本来还有一条应该是两翼包抄,但我们兵少,敌人兵多,本来主动进攻就勉为其难,硬要包抄,恐怕力有不逮。所以我放弃了。”

“蒋先生,”杜金德原来在督练公所上过军事课,蒋方震当时任教官,所以比较客气,还依旧称呼为先生。“这样一来,我们攻上去,敌人就纷纷撤退,岂非不能扩大战果?”

“你是怕捞不到好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