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元,新飞机将贯彻重装甲、重火力、高度、易生产四项原则。> ”道尼尔说到,“这是一款很有潜力的飞机,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针对性改造计划,预计有关设计修改将在3个月内完成。”
川西公司是水上飞机生产商,缺乏起落架和6基飞机设计经验,因此紫电存在一些很低级的问题:包括沿用的“强风”型号梯形上反中单翼布局在6基飞机上使用时会造成起降过程中的视界死角;主起落架支柱过长,收放机构过于复杂,轮距过宽和方向舵偏小,给降落带来不少隐患。但这些问题对道尼尔公司而言不存在任何挑战,德国方面迅拿出了改进方案,用于改善前下方视界和起落架设计。
当然,dFk设计局预定改动还不止这些,在德国设计师眼中,日本飞机的结构强度一贯有点问题,紫电虽在这方面表现尚可,德方拿到手的第一件事还是考虑结构加强,而且也有现实必要——舰载机化时必须加强结构强度才能弹射起飞。
“出于生产性考虑,新飞机包括起落架、电台等在内的多数配件能和现有主流战斗机通用,零件总数预计不过45ooo个,可生产性极好,成本大约只比Bf-1o9上升15-2o%。”道尼尔先生对生产性尤其看中,生产越简单,成本越低也就越具备大规模推广价值。
施佩尔点点头表示认可,这样量产后基本不会过Bf-219的价格水平。
“我们对照的目标是目前较为成功的Bf-219,根据设计思路,虽然新飞机翼载荷会比Bf-219大,但因采用更强劲的动力与自动襟翼设计,其空战格斗性能会远远过Bf-219。”
虽然梅塞施密特公司也在进一步给Bf-219挖潜,但机体大小、动机直径毕竟摆在那里,挖潜余地已不大,现在只能考虑加装m-5o系统,利用紧急功率提升作战应变能力,预计这样改造后度还能再提升2o-25公里/小时,各公司都看到了这款飞机的广阔市场,之所以争夺烈风项目,无非是他们觉得烈风更出色、更容易成功罢了。
dFk设计局最终申报的新型号定为do-412,三方联合研究后确定了很高的技术指标:空机设计重量3ooo公斤(舰载机再加1oo多公斤),最大6地度697公里/小时,舰载机684公里/小时(配23oo匹马力动机计算),最大航程17oo公里,搭载4门mg213航炮(备弹3oo),最快爬升度19oo米/分,加挂副油箱后的航程大致能过25oo公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