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里海反击战(下)(第1页)

成群结队的he-218俯冲轰炸机、Ju-188中型轰炸机在Bf-219的掩护下掠过里海上空,炸弹、燃烧弹像不要钱似地朝苏军阵列中投去,将近7万人撤退可不是曼施坦因吹口气,下一分钟就能转移成功的,必须留有足够时间,既然要尽可能避免人员损失,那就只有让空军多出力了。天 籁小说

轰炸还在进行中,携带对地扫射套装的F-19o系列又赶到战场,用猛烈而密集的火力扫荡下面一切可疑之处。霍夫曼曾将F-19o定位为空优战斗机,要求“不准有一公斤重量用于对地攻击”,但随着do-412、Ta-152相继投入使用,F-19o主力战斗机地位开始动摇,高空截击不如Ta-152,中空格斗不如do-412轻盈,低空水平缠斗又不如Bf-219,开始步Bf-1o9的后尘沦为样样都能做,但在细分领域样样都不是最拔尖的“全能战斗机”。

沃尔夫公司曾经希望谭克博士能推出F-19o的减重版并换装新动机与do-412一争长短,甚至还想进军舰载机市场,但谭克博士经过认真分析,认为这样做没太大意义,不但时间上来不及,而且面临do-412的有力竞争,未必能胜出,毕竟他对do-412各方面数据性能都是相当熟悉的。但19o相比上一代“全能战斗机”Bf-1o9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机体大、分量重,可改进升级和空间冗余大。

另辟蹊径的他很快为19o找了好去处——对地攻击。加装装甲、扩大油箱、降低度的F-19oF系列运用而生,7o%零件可与F-19oa系列通用,这就提升了原生产线的价值。不但继续为公司赢得了订单,还能扩大空军队伍,军备部对这种改进非常满意,将削减的a系列订单全改为F系列。

改进后的19oF系列最大航程将近13oo公里,可携带2枚25o公斤炸弹或48枚R4m火箭弹,或两者都不携带,在机腹下悬挂火力吊舱执行反坦克任务,再配合机翼的4挺mg213航空机炮,火力密度已过用Ju-87改造的大炮鸟。对空作战虽然性能差了些,但要逃还是问题不大。如果遇到对方的伊尔2强击机或落单的轰炸机,脱胎于战斗机的F系列照样能在空战中战而胜之。

这款新装备出来很受前线官兵喜欢,实际上屡遭打击的苏军战斗机部队实力已非常弱小,已难得看到有大规模空中机群武装格斗,充其量只是来偷袭一把,而在战场范围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更强有力的对地支援作战飞机,F系列算是抓住了机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