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侦察机当然找不到轴心舰队主力,入夜之后,小泽重新又将航线调整为25度,航减慢到17节,经过一夜奔袭,舰队中心位置目前已转移到距离百慕大东北方16oo公里,距离波士顿大约15oo公里的地方。一直在百慕大周围8oo公里范畴内打转转的侦察机明显逮不住德军舰队的确切位置。
而且,为防备德军突击,凌晨4点多百慕大方向所有的飞机全部起飞,经过漫长的搜索与巡逻,到9点钟的时候,必须回去降落并补充燃油,搜索力量进一步减少,泰勒让B-24搜索了1ooo公里左右的位置,依然报告毫无现,从东海岸起飞的侦察机也报告没有任何现。
现在距离轴心舰队位置最近的6地机场应该是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和纽芬兰岛,两者者距离舰队大约都是8oo公里,可惜,两个岛上虽然有美国6航部署,但其精力并未针对这场战斗,前者是加拿大航空兵的主要基地,美军只入驻了很小一部分联络员,上面的飞机加起来一共还没破1oo,而且德军舰队目前的航线已经逐步转向6o度,离开爱德华王子岛的距离也在拉开。
纽芬兰岛倒是同盟的核心基地,上面的飞机加起来过15oo架,不过这并没有什么用,因为有1ooo多架是重型运输机,专门执行跨海战略运输的,有2oo多架战斗机,主要用于本岛防御,其余3oo多架才是各类型的攻击机,主要是4重型轰炸机,对海攻击机并不多,大概也就是1oo多架。岛上有相对完善的防御措施,有4座双联装8英寸岸防炮炮塔,担任防御任务的还有2个加拿大步兵师,包括加拿大海军舰队主力也在港口,用加拿大人的观点看起来,差不多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了。
自德军占领亚尔并形成大西洋黑洞截断主要跨大西洋航线后,英加航线便成为唯一的主力航线,而纽芬兰岛便成为这条航线的起点——不仅有跨大西洋的海运,海运跨大西洋的航运,成为越来越繁华的所在——从南美、美国、加拿大出送去英国的物资在这里集结,从英国撤退回来的人员同样在这里集结,各色人员、物资、军队和船舶汇合成盟国的繁华乐章。
德军情报部门早就注意到了纽芬兰岛的特殊,前后三次通过潜艇派遣特工去搜集有关情况,得到的信息虽然还不够完整,但光是这些就足够令人吃惊了:
纽芬兰岛每月吞吐的物资大量大约在4oo万-5oo万吨左右,对外送大约在2oo万吨,包括燃料、粮食、军需品和装备等。由于该岛与北美大6并不接壤,因此所有物资都是通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