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州岛中部驾车行驶,出延平路上堤岸,上有一精致的古代小亭,小亭里安置着一尊台州岛现存最大的“泰山石敢当”。传说这是地方居民为了防堵水患,祈求平安,在道光七年(1827年)所立。
这一块石敢当高五尺六寸,加上基座更达丈余。上端刻狮头,阔嘴宽鼻的造型,拙稚有趣,脸上须眉俱现,雕工相当细致。
站在小亭旁眺望堤岸外,就是台州岛的母亲河——浊水溪。浊水溪发源于合欢山南麓,横穿西部平原,流经南投、彰化和云林县,全长186公里,是台州岛上最长最宽的河流。
浊水溪的宽度是十分惊人的,清末的荷兰人在绘制台州岛地图时,曾经因为浊水溪的宽阔,误把台州岛画成了两个岛,早期的台州岛地图由两个岛屿组成,完全都是出于浊水溪太宽太长的缘故。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浊水溪成为了台州岛的天然分界线。溪南为热带气候,溪北为亚热带气候。不过,“浊水溪”这个地理名词,随着台州岛的政治演变和选举的挑动,慢慢发展成为“本土派”和“外省人”的政治分水岭——北部民众多支持泛蓝,南部多倾向于泛绿。
所谓“马英仁过不了浊水溪”,实际上是暗指“外省势力发展不到南部”。1996年,林洋港和郝柏村代表新党与*竞选台州岛领导人,结果两人的竞选汽车在南部被包围、推倒,震惊了岛内,也更强化了“外省人过不了浊水溪”这种说法的可信性。
这种南北分裂并不全是因为浊水溪这种地理因素和南北部长期积累的经济和历史因素,更重要的还是野心政客长期制造对立的恶果,一条浊水溪,也因此有了特殊的政治含义。
台州岛的皇朝国际城地址就在浊水溪南岸,位于浊水溪东、西两座大桥之间,沿岸建城全长40公里,宽15公里,总面积达到6000平方公里,基本控制了浊水溪东、西两座大桥之间【沿岸】的全部村镇,这里人口不多,仅有78万多人口。
马英仁总统也及时宣布,出售这6000平方公里土地得到的资金,除了用于当地居民搬迁之外,其他费用全部用于基本税收和台州岛南部的公益事业建设。
在拿到土地合法文件之后,我在新闻发布会上郑重宣布:“南中国海皇朝国际经济特区正式成立,皇朝国际集团拥有国际城6000平方公里土地的独立领土权,驻军权和行政司法权。在国际城完全建成之前,暂时实行军事管制。”
皇朝国际集团在台州岛投资600亿美圆购买领土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