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五月之后,天气似乎便一下热起来了,连日来,太阳便像一个从不缺勤的打更人一样出现在蓝色的天穹上,照耀大地。
五月,发生了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导致萨尔浒大败的杨被锦衣卫从关外押回京城,关在诏狱之中,关于他的罪名,以及该如何处置,众说纷纭,不过,还没有最后的定论。
第二件事便是接替杨担任辽东经略的人选已经有了,他便是原来的辽东经略,人称霹雳火的熊廷弼。
朝堂诸公纵然对这个有着火爆脾气,说话直来直去从来不晓得转弯,时常让人下不来台的熊大胡子非常不满,却也知道,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只有熟知辽东的熊廷弼才能够力挽狂澜,守住边塞,抑制建奴的扩张。
为了安熊廷弼的心,内阁会推,以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杨为辽东经略,辽事一应由其做主。
熊廷弼向内阁呈现了自己的辽东战略。
熊廷弼的策略是以守为主,反对浪战,并联合朝鲜牵制后金,然后积蓄实力,谋取最后决战。
熊廷弼认为,大明朝地大物博,实力远非区区辽东建奴可比,萨尔浒大战之所以败北,乃是因为战争的准备做得不充分,对敌人过分轻视,仓促之下,贸然和有准备的敌人作战,这才大败而回。
当务之急是修筑城堡,以精兵强将扼守要害之处,以烽火为号,相互奥援,阻止建奴扩张地盘,奉行经济封锁政策,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建奴是越往后越弱。本方则越来越强,最后,在寻找合适的时机,一举歼敌。
在这种情况下,内阁以及朝堂诸公不可能反对熊廷弼的战略,各个机关皆打开绿灯。一应曰准,于是,熊廷弼便带着少量亲兵日夜兼程,离开京师,赶往辽东。
熊廷弼接替杨督师辽东。在五月。这应该算是一件大事情了。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件大事发生。不过。这件事情因为官方地隐瞒。京师地大部分臣民皆不知此事。
这便是一名大内侍卫地死亡事件了!
五月。大内侍卫驻守承天门地领班发现手下地一名叫吴文海地侍卫无故缺席。最初。因为同袍之谊。他把这件事情压下去了。然而。第二天。仍然该吴文海轮值。他依然未到。这件事他无法压下去了。于是。便告知了上头。
与此同时。一个与吴文海关系非常不错地侍卫也将一封信交给了上头。一等侍卫凤超大人。
他说。那封信是吴文海在一个深夜交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