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功比萧何,却不能如萧何那么得以善终。
个中原因,既有朱元璋的猜忌,也有自己的利令智昏所至。
可以说,朱元璋能够打得朗朗天下,开创大明王朝两百多年之不世基业,主要得力于徐达、汤和等一群淮西老乡所组成的淮西帮。
而居淮西帮之首、被朱元璋喻之为“萧何”的开国丞相李善长,在明朝建国后,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里,更是高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与朱元璋一样,李善长小的时候,也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他虽然读书不多,天赋却极高,而且特别喜欢法家理论,行为处事,公允合情,因而年轻时,就被乡里人推为祭酒。祭酒不是官名,属于一种荣誉,就是乡里人或节日或婚丧喜庆聚在一起吃饭时,代表众人以酒祭天地祖先的人。
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善长也不甘寂寞,朱元璋的军队进攻滁阳时,路过定远,李善长立即投到朱元璋帐下。朱元璋得知其为乡中名人,又能识文断字,不仅将他留了下来,而且给了很高的待遇,让他当了个掌书记。
而李善长确实也未辜负朱元璋对他的破格重用。
朱元璋曾经请教于他道,“如今天下战乱不息,如何才能平定呢?”李善长答曰,“秦末时天下大乱,汉高祖刘邦也是以一介平民身份起事,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仅仅五年时间就成就了帝业。如今元朝纲纪已坏,天下土崩瓦解。吴王朱元璋初时自封吴王您的出生地凤阳距汉高祖的出生地沛县不远,地灵人杰,只要以刘邦为榜样,何愁天下不平定呢?”
朱元璋听后,连连称善。这一番谈话,对朱元璋可谓醍醐灌顶,为朱元璋指出了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从此。李善长在朱元璋手下参谋策划,主持后勤,日益得到朱元璋的信任。
朱元璋后来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安排东宫属官时,让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并在他原有的诸等官职之外,加封他为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每年俸禄四千石,子孙世袭。
当时受封公爵的。除李善长外,还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邓愈共六人,而李善长就居六公之首。
以一人兼如此众多的官职。这简直是不可思议地。
甚至在朱元璋巡幸汴梁今开封之时,还放心地让李善长留守京都,准其一切便宜行事。
李善长也尽职尽责,在他的主持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