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蝈蝈受难(第1页)

一声大响,再加上忽然飞溅到自己脸上的血花,立刻秀云吓呆了,直到直挺挺地扑到在地,肉体与地面发生最直接的碰撞,发出“砰”地闷响之后,一声极高分贝的惊叫,才从朱秀云口中发出。

她惊恐地扭头望去,只见那被揍得如猪头一般的朱高煦,此时正半蹲在地上,一手拿着一柄火铳,另一只手托着枪柄,那火铳口,还冒着一丝丝的白烟。

中国的最早火枪,其实在宋朝末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当时叫做“突火枪”,其基本形状为: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胀的部分是火药室,外壁上有一点火小孔;后段是手持的木棍。其发射时以木棍拄地,左手扶住铁管,右手点火,发出一声巨响,射出石块或者弹丸,未燃尽的火药气体喷出枪口达两三米。这种原始的火枪真正所能起到的,也只有心理威慑作用,首先,由于火药的原料配比问题,其推力相当有限,射程大概不到一百米,又因为射击方式很僵硬,根本不可能运用现代的“三点一线”式瞄准方式,再因为其枪管为竹管,在射击了大约四到五次之后,枪管末段的竹质就会因为火药爆炸时的灼烧而变得十分脆弱,摔在地上就会折断,更有甚者,射击的时候因为膛压过高干脆炸膛,绣子哪里撑的住那样的爆炸,所以,一个二十人的火枪队,一次射击能有五个人成功地开火就已经是万幸了。这射出的五发子弹,有两颗能在到达敌人的面前之前不掉下来就又是一种万幸了,而到了敌人的面前可能又会有一颗子弹从敌人的身旁飞过,而最后的子弹,结果因为敌人的甲冑坚固……总而言之,所谓的突火枪,在当时,基本上。也只是具备威慑力而已!

但是到了明朝之后。经历了两百年左右地发展。突火枪已经有了极大地改进,这时候地火枪,一般都叫火铳了,火铳通常分为:单兵用的手铙,城防和水战用的大碗口铳、盏口铳和多管铳等。如此时朱高煦手中拿的就是一柄手铳,枪身全都由铜制,表面光亮。形制规整,点火口处加铸一火药槽和护盖,盖可开合,可防止风雨吹散和打湿引火药;其点火方式已由原先突火枪的那种用火绳直接插入点火孔点火,改为在点火孔装填引火药引信,使得点火方式更加简便易行,甚至铳筒从药室到铙口已经有了逐渐变细的造型,这种锥度。更加说明了这时的火铳制造者。对铙膛内火药爆炸时压力递减地状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可以说,此时朱高煦所用的这柄手铳,可以说是这个时代中。最高端的一种火枪。

自小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中,根本就没有什么见闻的小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