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历五百七十二年(公元1940年)九月,对帝国海军来说,这是一个既令人兴奋,又充满烦恼的月份。
这个月的第一天,在日本本土作战的两支陆战队就双双取得大捷。
当天凌晨,陆战第五军突破了日军在市川的防线,占领了通往东京的门户,并且在当天下午就将战线推进到了东京市郊,从此拉开了“东京战役”的序幕。这是陆战第五军在成功登陆日本本土之后,除攻占千叶之外,取得的最为重大的胜利。
按照余辉宏的一贯作风,他将攻打东京当作了一次极为艰难的作战行动。
按照当时陆战队获得的情报,到八月底的时候,驻守东京的日军总兵力超过了三十万,另外还有大概二十五万临时动员起来的作战人员。也就是说,日本在东京投入了五十五万地面部队!
这是个什么概念?
战争爆发前,东京的总人口还不到三百万。
正是如此,余辉宏认为,不大可能顺利攻占东京,陆战第五军的二十多万将士面临着一场艰苦,而且必然充满血腥的战斗。
结果,陆战队占领了市川之后,余辉宏就下令暂时停止进攻。
作为一名“稳重”的陆战队将领,余辉宏不会打无把握的仗。当时,他除了要求尽快为陆战队补充弹药物资,提供一批专门用于攻坚作战的装甲车与重炮之外,还要求第14舰队尽量炮击东京,打垮日军的斗志。
在此期间,余辉宏将一些作战部队全都撤了下来,换上预备队去守卫防线。
按照他地观点。既然东京是一座坚固地堡垒。就应该在做好了充足准备之后才发动进攻。换句话说。不打则已。要打就一定要打下!
与余辉宏相比。陆少丰就要“激进”得多了。
陆战第七军在一日下午攻入北九州。发现日军地抵抗并不顽强之后。几乎没有做任何停留与修正。陆少丰就让原本作为攻城预备队地二个陆战师挥师南下。杀向了大分。准备彻底切断九州岛上地日军与四国岛地联系。
此时。陆战第七军正在三条战线上作战!
西面。攻打佐世堡地战斗还没有结束。北面攻打北九州地行动还在进行之中。南面又在向大分进军。当时。陆战第七军在九州岛上地总兵力也就只有八个陆战师。另外四个陆战师都因为伤亡过重而留在长崎。准备乘船返回帝国本土进行休整。而答应为其提供地四个陆战师最快也要在九月十日才能投入战斗。
毫无疑问。这种打法很符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