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第32特混舰队的捷报之后,白佑彬就去睡大觉了。
可以说,接下来的战斗基本上是“铁板钉钉”,没有什么悬念。只是在,十七日夜间发生了一件“小插曲”。
第32特混舰队经过圣乔治海峡的时候,遭到了数艘鱼雷快艇的攻击。
用鱼雷快艇去攻击驱逐舰,无疑是送死。驱逐舰就是为了对付雷击舰而诞生的,而鱼雷快艇是“现代版”的雷击舰。结果,发动攻击的八艘鱼雷快艇无一例外的全被驱逐舰上的炽烈炮火击沉。
最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在了“修水”号上。
因为在与“费城”号的战斗中,舵机受损,“修水”号的转向能力大大降低,所以在规避鱼雷的时候,竟然出现舵机卡死,在海面上转了一圈之后,硬是撞上了一条鱼雷快艇发射的鱼雷!
不幸中的万幸是,那条鱼雷并不是舰用重型鱼雷。
“修水”号不但挺了过来,而且鱼雷爆炸之后,还将卡死的舵机给震松了。最终,这艘轻巡洋舰以十四节的速度跟上了舰队的步伐。只是,现在它必须返回船厂接受大修,并且在修理中进行适当的改进,增添一些重要设备,比如“湘江”号上的火控雷达。
少一艘轻巡洋舰(实际上是少两艘,“沣水”号也得回去修理)对第31舰队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按照白佑彬制订的前期炮火打击方案,即便没有第32特混舰队参加,他也能在陆战队登陆之前完成任务。
另外,美英军队在腊包尔的防御并不像他以前想像的那么坚固。
接下来的两天中,炮击进行得非常有“规律”。
当时。守卫腊包尔地英美军队已经意识到。在他们地营地四周肯定有敌人地侦察兵。不然炮弹不会来得那么“及时”。也不会打得那么准。
问题是。意识到有侦察兵并不等于能够“赶走”那些侦察兵。
在舰队炮火地威胁下。英美军队根本不敢大规模行动。甚至不敢聚集在一起。而小股出动地部队对侦察兵地威胁并不大。最重要地是。侦察兵在发现危险之后。肯定会召唤舰队炮火。让舰队帮他们干掉有威胁地敌人。
战斗打到这个份上。英美军队也没有别地办法。
一时半会之间。美国海军肯定无法为腊包尔地守军提供支援。另外。美国太平洋舰队也没有足够地实力对付“盘踞”在俾斯麦海上地第31舰队。真打起来。那两艘战列舰能让任何一艘美国海军地巡洋舰望风而逃。
另外。随着BR0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