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相斯基岛海战”可以说是白佑彬首次战胜斯普鲁恩斯的海战。
在战役初期,白佑彬就明确了目标,同时对斯普鲁恩斯的战役意图做出了准确的判断。战役事实期间,除了准确的判断之外,白佑彬的果断也是成功逮住美军第51舰队与第52舰队的关键。可以说,这是白佑彬首次在实战中首次准确,而且及时的判断出斯普鲁恩斯战役企图的海战。
只是,在海战开始之后,顶替白佑彬指挥舰队作战的蓝凌波暴露出了许多不足。
这并不是说蓝凌波没有能够指挥好第11舰队,而是其对战局的把握,以及在联合指挥方面确实远远不如白佑彬。这一点,从海战收尾阶段发生的事情就能看得出来。
六点二十一分,“光宗”号被至少四条重型鱼雷命中,其中两条鱼雷的命中点仅相差不到十米,结果在“光宗”号的左舷上炸出了两个直径超过五米的大窟窿,并且导致舰体迸裂,使附近数十个舱室被海水淹没。
这个责任并不能推卸到蓝凌波的身上。
当时“光宗”号基本上失去了作战能力,不但司令舰桥被毁,就连上方的航海舰桥也被摧毁,白佑彬等数十名舰队司令部的官兵非死即伤,而“光宗”号的舰长,以及数十名在航海舰桥与罗经舰桥内的舰队官兵也都受了重伤。
在美军驱逐舰发动鱼雷攻击的时候,“光宗”号根本没有及时规避!
即便战舰上的官兵随后进行全力抢救,第12舰队的两艘巡洋舰也赶了过来,可是“光宗”号受的创伤确实太严重了,舰体左舷方向上三分之二是舱室进水被淹,损失了四分之三的动力。另外,当时战列舰上还没有安装专门为抽水机提供电力的发电机,所以无法及时抽出舰体内的海水。
九月十九日下午五点半,经过了十一个小时的紧急抢修,在完全无望返回港口的情况下。蓝凌波同意了“光宗”号二副,也就是其临时舰长地弃舰要求。半个小时之后,第12舰队的“水仙”号与“迎春”号驱逐舰用五条鱼雷将这艘伤痕累累,奄奄一息的战列舰送入了大海的怀抱。
在“光宗”号中雷后仅仅一分钟,“熹宗”号被一条重型鱼雷击中。
当时。“熹宗”号已经进行了战术规避。可是美军地鱼雷攻击密度太大了。而且“熹宗”号没有得到巡洋舰地掩护。可以说。只被打中了一条鱼雷。这已经算得上是不幸中地万幸了。而且。这条鱼雷打在了“熹宗”号地舰首上。除了使其舰首被炸飞了很大一块。以及使其最高航速只能达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