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灵玺薄有一份手抄的复制本,也是十分珍贵这一份复制本,咱们弄到手的那册灵玺薄就不算太值钱了。他们在重建禁国神社之后,随时可以把这本复制本请进去,当成原来的灵玺薄。”赵北鸣说道,“只要~们毁掉它,这世界就清静了。”
“老大,你说的这件事儿,我有三个疑惑,希望你能回答我。”林苛想了一想,打了个响指,说道。
“说吧,罂粟,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赵北鸣笑道。
“第一,他们为什么不用电脑把名册打印下来,或者扫描下来备份?第二,就算没有其他备份,还有原始记录可以查,重新造册,能毁得干净吗?第三,这个东西现在为什么会在戒备森严的警视厅里,现在是在保险柜里还是哪儿?咱们又该怎么做,才能完成这个高难度的事儿?”
“你这是五六个问题的,你耍赖!”赵北鸣笑道,“这些问题要一一解答,那就来话长了。”
“你慢慢,我听呢。”
“你知道灵玺薄是几百年承的古物,虽然现在还在不断地增加名单,但灵玺薄本身还是属于古董的,也就珍贵异常,哪能轻易让人去扫描或在电脑中打出来?再说了,这些名单,神社认为是应该保持高度神秘的,极少给人看。如果扫描或者把名单打到电脑里,难免会泄密。他们也从来不相信,在那么严密的防护下,灵玺薄会被盗或被抢走,何况还有这份复制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要做的事才有了意义。”
“那我说的原记录呢?”林苛问道。
“说到原始记录,可就要费点劲来你解释了。日本人一直相信,人死后会成神,所以才会对神社这么重视。二战前禁国神社是国有化的,归陆军和海军共同管辖,权宫司也由军方任命。什么人该进入禁国神社,程序上先由陆海军进行‘神格检查‘,后经天皇裁定,最后把名册交给禁国神社举行合祀。由于合祀的人数太多,禁国神社无力完成统计确认,都是交给官方组织机构来完成。但二战后,由于美国麦克阿将军的干涉,禁国神社转成民营化,统计工作被迫与军方脱钩,转入地下,这种统计确定工作,实际上由厚生省接替了军方来完成。”
“哦,那就是曲线救国”林苛点了点头。
“嗯。没错。只不过。厚生省在程序与以军方直接递送名册完全不同。而是采取一种巧妙地政府为民间宗教法人提供咨询服务地方式。按禁国神社地惯例。战场上战死者无须遗族意愿一律进入神社。厚生省撤退援护局对战死者遗族抚恤发放名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