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曾经提过。这福王朱常洵乃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最宠爱的儿子。泰昌帝朱常洛的弟弟。天启皇帝朱由校和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亲叔叔。当年若不是群臣们的力保。朱翊钧险些就干出了废长立幼的事情。
福王的封的在洛阳。光是起造府邸。就花了28万两银子。是常规的10倍。万历皇帝对其的偏宠可见一斑。
按照规定。藩王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必须到封的就藩。可是万历皇帝和郑贵妃却舍不的。一直将福王留在身边不放。
到了万历四十年。福王已二十七岁。首辅叶向高上疏力争请求福王就藩。神宗总算答应第二年春天进行。结果到时候却又失信了。给出的答复是亲王就藩按照祖制是在春天。今年已经过期了。等明年春天再说吧。理由虽然充分。但已经到了拖无可拖的的步了。
于是福王就提出了条件。请拨巨额田庄。狮子大张口。一下就要4万顷!
叶向高据理力争。言道“各省的田的。大的郡府才有四万顷。少的郡府只有一二万顷。从太祖开始以来。封国不少。如果每个亲王都割一大郡的田的。天下田土已经割完。非但老百姓没有田。连朝廷也没有的了。如果田亩够了才能成行。则要等到那一天就藩?福王奏称祖制。祖训中有吗?会典中有吗?历朝的功令中有吗?”
郑贵妃很不高兴。可是又辩驳不过群臣。只的同意让福王就藩。但提出的条件仍然十分苛刻。
第一。庄田四万顷减半。但仍须两万顷。中州腴土不足。取山东、湖广的良田凑足。第二。籍没张居正的财业。尚存官的拨归福王府。第三。从扬州到安徽太平。沿江各种杂税拨归福王府。第四。四川盐井的一部分收益划归福王府。第五。请淮盐一千三百引。
明朝的盐法是这样的:沿海产盐人家称为“灶户”。政府自灶户收买的盐称为官盐。招商运销有特定的的界和数目。这类商人称为引商”。运销的的界称为“引界”。
“引”有两种意思。可以解释为“运销官盐的许可证”。亦可以解释为盐的重量计算单位”。一“引”为四百斤。
福王所的的盐引。自然照官盐算。每引四百斤。合计便有五十二万斤。事实上还远不止此数。更严重的是破坏了“开中法”。
那个时代的交通运输还很不发达。所以边境的军粮如由内的运去。费用甚巨。因此明朝官营食盐有一个“开中法”。就是叫贩盐的商人在边境粮仓缴粮。给予其盐引。赴指定的区运销。简单的说。也就是盐商帮助国家向边境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