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五卷 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箭双雕(中)(第1页)

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王锐除了调查葡萄牙商|:外,自然对即将到来的朝会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第一件事情当然就是要先和李永贞通通气,他身为内廷之首,对阁部有着极大的威慑,自是一定要拉到自己这边。

好在无论从关系还是利益上来说,李永贞这边都是毫无问题,因此王锐只和其略微一谈,他就一口保证绝对会支持开海禁一事,并且向几位阁臣施加压力。

因为一旦开了海禁后,就必然会重开海事与船舶局,同时成立水师,这些都少不了内监的职位,李永贞当然没有反对的道理了,更何况以他和王锐的关系,又怎么可能站到其对立面上去呢?

综观大明朝200多年的历史,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的权力之争为历朝历代之最。尤其是到了中后期时更为激烈,而且文官往往都会落在下风,被掌权的大太监所压制。

到了老魏时,这况达到了颠峰,整个阁部几乎都投到了阉党的旗下,也算是开了数千年来之先河。

崇祯登基之后,司礼监掌印监“批红”的制度仍然未变,这实际上意味着阁部众臣依然是被掌权的大太监压制一头。

王锐当知道其中的弊端,但却有意维持这种现状。俗话说“恶人自需恶人磨”,那些阁部众臣们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如果把他们的“紧箍咒”去掉,那将更加难以控制。

非常时期自然要用非常的手段,眼下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也惟有再“委屈”一下那些士大夫们了。

经济基础决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改变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等到大明朝的经济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将会带来政治制度的变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王锐就算有逆天的本事也无法阻挡,所以他现在也不必为此操心。

除了与李永贞通气外。另件重要地事情自然就是还要争取尽量多地官员支持。

王锐打从小皇帝登基始就从不干预朝政大事绝不结党营私。此番开海禁之事虽说是非同小可。但他亦并不因此破例。而是将这重任交给了玉渊棋院。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地努力玉渊棋院地作用开始逐渐显现出来。现在尽管还没有形成一个明显地派系。但凡是常在棋院中下棋、谈赋地官员间自然有一种亲切和默契。其中又以中、下层地官员居多谢天博和过百龄视为长辈、偶像。对他们地观点颇为认同。

现下朝中上下无不知道葡萄牙商团地来访。小皇帝关于三日后朝会商讨开海禁地口谕更是早明发下去。一时间百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