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谁给谁个下马威?(第1页)

又过了几日,皇帝果然降下旨意,对王锐处理“闯营事件”的做法给予了肯定,称其“果敢决断,朕心甚慰!”。

对于那些弹劾的奏折,朱由校一概留中不发。至于弹劾王锐“携下狎戏辱没斯文”的罪状,旨意中也只是一句“纯属讹传,无可考证。”轻轻一笔带过。

那些言官们虽然明知道皇帝这是在回护威武侯,却也不可能跑到邀月楼去将雪白双艳扯到朝堂上来与之对证。也惟有再次慷慨陈辞上奏弹劾,只可惜所有的折子照旧是被朱由校扣住了留中不发。

不过为了平息百官之声,朱由校果然是采纳了老魏的建议,给龙骧卫增设了一名监军。

只是因为龙骧卫这个庙太小的缘故,这监军之职自然还劳不动涂文辅、石元雅、梁栋等这些“大佬”们的大驾,所以只能派了个儿孙辈的人来担当。此人名叫孙进,亦是老魏在内廷的得力亲信和干将之一,只不过位在涂文辅等人之下罢了。

老魏自然也看了小皇帝对王锐的回护之意,但也不为己甚。他原本就没指望着那些弹劾能奈何得了王锐,真正的目的乃是给龙骧卫增设监军。

只要达到了这个目的,虽不能说就可以将龙骧卫重新掌握在手中,但却成功地再度将势力渗透进去。这还只是第一步而已,接下来这个孙进就能够运用监军的权力对王锐形成制衡,处处掣肘,事事找麻烦,并且以老魏的庞大力量为后盾重新培植势力。到时候王锐就算不知难而退,也肯定会因为毫无作为而在小皇帝那里失了宠,介时想要将其搓圆捏扁还不是任老魏所为?

这些就是老魏与其智囊团精心定下的连环计策,正因为如此。当看到小皇帝同意了给龙骧卫增设监军后,百官的弹劾声在老魏的暗示下渐渐平息下来,一场风波似乎就这么过去了。=君子堂首发=

从表面上看,这一次双方好象打成了平手。但实际上老魏还是占了上风,达到了给龙骧卫增设监军的目的。而王锐只是因为皇帝地一意回护和最后老魏的主动收手才得以平安无事而已。

这也十分正常,他的根基尚浅。又如何能与如日中天的老魏相比?在以雷霆手段拔除了老魏在龙骧卫的大部分势力,并且还斩杀了魏良卿地小舅子后仍能平安无事,仅这一点就足以令人刮目相看。若是换做了他人,这一次非得粉身碎骨不可!

如果不是信王的话,即使这样地结果也会让王锐郁闷地想吐血。因为此事本就是他完全占住了道理。到最后却硬生生让老魏插了个监军进来。老魏的心思自是瞒不过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