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卷:变法自强之第十章:金屋藏娇(三)(第1页)

何一项改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牺牲部分人的利益甚 命,这是在所难免的,张居正的变法虽然很好,也牺牲了部分官绅地主阶级的利益,也扭转了当时朝廷财政年年赤字的艰难现状,不过他的改革不彻底,他自己本身也代表了一定的利益阶层,加上历史的局限性,身为一代权相,他大权独揽的同时,必然也有一大群既得利益的追求 者,他不可能把这些人的利益也改革掉,而且他本身也代表着官绅阶 级,因此他的改革是不彻底的,也不可能保持下去,这种虽然有皇帝支持的自上而下式的改革者,最终都没有落下什么好下场,商鞅、王安石不外如是,不看他们改革的结果是怎样,他们的结局都是惨淡收场,也只有皇帝主导的改革才又可能实现,只有站在权力至高点才可能成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成功了,因为他是赵国权力高的人,在他统治的国家里,没有人再比他的权力更大,所以他成功了,还留下万世的美名。

纵观中国的历史,任何一次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如果没有最高当权者,也就是皇帝的参与并且主导,并且意志坚定,否则成功的可能性极其微小。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目的就是让后人以史为鉴,而正是基于这一点,基于朱影龙对历史的理解,他才有信心选择了这一条异常艰辛的一条路。

自从撤销南京六部之后,整个明朝的权力中心都移到了北京,裁撤合并进北京的官员有的被下放地方为官,有的被调入新组建的衙门,整个上半年京城地官场都在不断变化中,今天听说一个衙门被朝廷裁撤 了。明天又听说朝廷又成立了一个新的衙门,每天都有新兴的事物出 现,让北京城内的老百姓都有些目不暇接的感觉,《北京周报》的销量曾直线上升,各种消息不断的出现在上面,而且还已经出现了最简单的广告,一个新兴的行业正在不断催生产生,正在慢慢的改变这北京百姓地生活。

北京的街道同样也在不断的改变,由五城巡防衙门牵头,制定了大明朝第一部交通法规:《道路律疏》。上交内阁批准,首先在北京施点施行,《道路律疏》首先规定了“靠右行走”的行为规范,并且给出了一些简单的交通标志,并且改五城巡防衙门为五城交通巡防衙门。

一个城市的卫生和交通最能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对于一个泱泱大国的都城,朱影龙自然是不遗余力的想要改变国人那些脏乱的不良习 惯,在朱影龙地授意下,太医院集体给上了一个《大明卫生管理暂定草案》,经过内阁讨论后。后经过朱影龙朱笔批阅后,昭告天下,指导实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