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为何会在这里出现?这就要从高强的兵略说起了。
事实上,正如日前安排好的那样,在派出了史文恭和栾廷玉轻骑救援之后,次日平明,高强便动员全军出发,首先进军的便是史进所部的前军,目标直指李家庄南边的渡口,意图便是卡断梁山军马的退路,迫使其撤走对李家庄的包围,并且相机寻找歼敌的战机。当然,如果那时高强就能预料到李家庄的防守战打的极为漂亮,即便没有任何援军,也能拖住梁山花荣部的话,他进兵之时就不会如此谨慎了,但如果能料到这种意外的发生,那高强就不用叫高强,而可以直接改名高大全。
当史进前军进兵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插曲:杨戬跳出来,极力要求随同前军进发。即便高强以前军会首先接敌,危险较大为由再三加以规劝,这位杨监军就像蛤蟆吃秤姹铁了心,死活定要前去,并且抬出了御命圣旨来对抗高强。
按照宋时监军的法度,监军确实有权在军中自由行动,平时高强可以利用他在军中的势力来给杨戬使绊子,不过现在明面上对着来,他也不好公然无视圣旨的效力,否则杨戬就不用辛苦寻找高强的把柄了,眼前这就是现成的一条。
于是乎,向渡口方向进兵的史进部中,就多了杨戬一伙人——也就是杨戬和张顺那一都人马。这条路并不是官道,较为狭窄不平,因此骑兵难以快速驰骋,打前站的任务就交给了史进这一军步兵。
事实上,杨戬打的是这样一个如意算盘:你高强把我的手下一网打尽,以为蒙住了我的耳目,想必是要在阵前与梁山贼人假打,前军必是要害所在,领兵的又是从高强牙兵中走出来的史进。若要弄甚手脚,当真是神不知鬼不觉。因此若要捉高强的岔子,就须得牢牢跟着前军不放。
至于杨戬为何如此胆大,连打仗都不怕了?这太监从没上过战场,不晓得打仗的时候其实是很难在阵前玩什么花样地,还处处用他那套宫中一步三变的伎俩来揣度,满心以为高强既然和梁山有勾结,这一场战事多半就是他事先安排好了。要以此来立下功劳,以为晋身之阶的。既然如此,难道还真能打起来么?有了这层思量,杨太监便大模厮样地栖身在史进的前军之中,骑在马上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史进说话,烦的九纹龙心里直犯腻味,很恶意地想着:太监没了那话儿,不晓得骑马的感觉和我们寻常男子有甚两样?
不过,杨戬所不知道的是,高强确实就在他的眼皮底下玩起了猫腻。他昨晚权衡再三。觉得宋江纵然有问题。武松却不大会和自己这个师兄玩阴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