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1页)

童贯毕竟是知道轻重的人。当高强附在他耳边,说出这位赵良嗣便是当日接待他们的辽国光禄大夫时,便知这必定是一件军国大事。并不适合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只向赵良嗣敬了几杯酒,便含混过去。

如此一来。童贯情知朝廷里发生了让他不能忽视的大变化,这调兵之议自然难以再提。事实上,平辽决策虽然隐秘,知情者寡,但高强心老爹高俅自然不会忽视了这个盟友,早已派人送了密信给西北的童贯。

不过这一路上山水迢迢,童贯又恰好与种师道一同回京,路上和信使走岔了,这消息并未收到,否则的话,他也不会不认得赵良嗣。

当下众人不说正事,只谈风月,一顿酒喝的尽兴而归,童贯和高强约了明日到他府中详谈之后,便与王禀和众胜捷军军士自回府去了。剞师道却和他不是一路,说是要回客栈去歇息。高强大惑,一问才知,大宋朝基本上是不管官员的食宿和路费的,京城大多官员的籍贯都不在汴梁,有官廨的住官廨,没有的就只能在外租赁民宅居住了,买房的乃是少数,一则汴梁是大宋首善之都。天子脚下房价极贵。一座带个小院子家宅就得上万贯之巨;二则官员几年一调任,除非做到宰执这样的层次,极少有人能一直在京城做官的,买宅子也是浪费。这种师道初到京城,没有自己的家宅,租房子也来不及,又不肯去童贯家里住,因此只好住客栈了。

高强听了汗颜。他一直在各地奔波。平时又都忙些大宋官方体制之外的事情,因此连这些常识都不大晓得。不过从这一点看来,大宋的官场委实不像自己原先所想象的那般腐败。至少从官员住房这个层面来说。比起现代都要好许多,要搁现在,一个做到三总司副参谋长级别的人物在北京买不起房。这说出去有几个人能信地?

种师道往后是他手下的第一官员,高强自然要加以笼络,如今听说他没有地方住。要住客栈,登时作起脸来,好说歹说,也要给种师道解决这个住房问题。拉到家里去住这老种多半不肯。不过要在枢密院就近租一处好宅却也寻常。种师道百般推辞,终是却不过。只得应了,高强趁机借坡下驴,领着牙兵和种师道一起去了客栈。将他的行李给搬了出来,先领到自己地那间别院去住。

刚到别院外,大老远就听见门口吵嚷不休,高强诧异,忙叫一个牙兵奔过去看。那牙兵不一会就转了回来。身边还多了一个人,借着灯光一看,不是许贯忠是谁?

“衙内,你哪里去来,怎到此时方回!”许贯忠口气甚是峻急,高强一怔。知道出了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