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萧保先乃是辽国重臣,本不至于如此轻出,后门小事亦不到他来操心。也是诸事凑巧,近年来辽东饥灾重,诸族骚然不安,萧保先身为一方镇守,纵使忧心如焚,亦无力回天,惟有用重兵镇压,强使各族安堵如故。
那辽阳府邻近汉民众多,汉人又多从事农桑的,虽然辽东气候苦寒,地里收获不多,总也好过那些游牧之民,一场大雪下来就冻坏掉一群牲畜,因此日子较为好过一些。奈何这等乱世之中,想过安生日子的人就会被人惦记上,试想一群饿狼中间有人拿着一块烤肉吃,这不等于是在诱惑饿狼么?起初只是些零星的小纷争,到得后来,辽阳府附近的汉人和渤海人纷争日多,渐渐有上升到民族矛盾的趋势。
萧保先起初还是秉公处断的,不过这人要是到了时时为生存而挣扎的程度,什么公理道义还有多少分量?萧保先的秉公处断,也就变成了偏袒一方,其实不光是渤海人骂他偏袒汉人,汉人亦骂他偏帮渤海人,变做里外不是人,辽阳府内外情势日渐紧张,好似一个极大的火药桶一般。
正因如此,萧保先听说后门失火时,才不敢等闲视之,定要亲身出来镇住场面,唯恐有人趁机煽动生事——却不料这次生事的人胆子太大,直接把主意打到了他的头上!
萧保先这一中箭。场中顿时大乱,众亲兵纷纷扑上,抢着萧保先地身子往府中便退。所谓事起仓促,那几个渤海少年也惊的呆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当时大忭眼见机不可失。站在众人身后大声嚷道:“射杀了狗官萧保先了!我等何不杀进府中,将契丹狗子与汉狗尽数杀却,以消心头之恨!”
少年们本是心中揣着一股火的,当下听见有人这般喊时,哪里按捺的住?登时发一声喊,从腰间抽出兵刃来争先而进,只顾往那萧保先所在处杀去。众亲兵都是萧保先身边近人,见留守中箭倒地。这些海少年又是白刃相逼,一个个亦是义愤填膺,不要命地杀过来,双方俱是一股血气,当即便有几人见血。
这一来事情越发闹的大了,这城中近日来形势已经极为紧张了,有那路过之人见到留守府后门处厮杀,还不知如何,却听见有渤海人大叫“萧保先要招集汉人,尽杀渤海人了!”这一喊就把整个辽阳府的人都给卷进了这场大漩涡之中。海人和汉人之间本有嫌隙,如今一点火星溅出来,顿时杀得不可开交,不片刻几处火头点起来,全城都乱作一团。
眼见局势大乱,花荣和大忭等人也顾不得再煽风点火了。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他俩汇合了王伯龙,并一个本处细作领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