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1页)

颖在二龙山宝珠寺持斋,这诰命也未必须得她当面自越者,孤独就是永恒伴随高强的宿命,也不是接不接回蔡颖所能改变的。然而高强目下要考虑的,却是这个妻子要不要接回来。

自从蔡京重病致仕回了杭州,蔡攸亦放了杭州守臣,去年蔡京的亲弟、赋闲已久的蔡又死了,这个数十年来在大宋官场风光无限的家族便走向了败落。所谓的败落,当然不是说象大观园那样败的一无所有,蔡家子弟敦学力,单凭自己的本事也能考中几个进士,再有梁士杰和高强有意无意的照拂,仕途总不会比其他的官宦世家差了。然而迄今为止,蔡家连一个两制官都没有,和蔡京在时的荣光终究不能相比了。

此外,原先蔡京之所以能呼风唤雨,与他一手把持大宋选士大有关联,身边有一群门生党羽为他摇旗呐喊。然而蔡京致仕之后,其地位迅速被高强和梁士杰这个联盟所取代,再加上梁师成掌内苑,高俅掌三衙,童贯掌西军,这个联盟的威力甚至比蔡京在时更要强大。大凡在官场为官者,最重要的就是站队,当蔡京大势已去,再无再起之能,其党羽但凡能转脚跟的,纷纷都转投梁士杰与高强门下,叶梦得因附高强而得骤拔翰林学士知制诰,眼看就要入宰执为官,更是给这些旧日的蔡党成员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如此两年下来,蔡京在官场中所能发挥的影响力与日俱减。几乎要被人淡忘了,而据一直在杭州看顾蔡家地燕青所言,蔡京自回杭州之后一直是深居简出,安养老病之躯,其精力和头脑亦是每况日下。而蔡攸虽然知杭州事,但他与梁士杰素来不睦,而高强与梁士杰的关系又是人所共知的融洽,自来人情有冷暖。更加没有人来和他走动了。

如此看来。蔡家对他高强已经不可能构成什么威胁。当日使得蔡颖与他立场相对的外部因素都不复存在,好似是可以好好过日子了吧?却又不然,当初令得蔡颖最终出走的,不但有其家人在权争之时的狠辣无情,令她无地自容,更有高强始则倚蔡京而起,最终却踩着蔡京的脑袋登上宰执的中山狼行径——起码在她看来就是如此。而高强也无从自辨。

以蔡颖地刚烈个性,如今地时事又不足以改变她当初地看法,就算自己能放下当初的纷争,去接她回来,她就会回来不成?

夜色渐深,街市的人声也渐次寥落,高强负手站在汴河畔,俯仰之间只是轻轻的叹息。

“衙内。时候不早了。连日赶路辛劳,明日又有朝会,还是速速回府安歇的是。几位如夫人想也等的急了。”曹正上来,将一件大氅披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