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冷着眼睛,在一旁看童贯慷慨陈词。原先他以为, 了童贯为宣抚正使,成全了他以太监之身封王的梦想,大家算是合作愉快。纵然是后来兵势所迫,没能将首入燕京的功劳让了给他,面子上终究还过得去。
哪里晓得回京之后,立时就发觉不对了,老爹高俅和他说及朝中有可能对他不利的大臣时,第一个就点了童贯的名:“我儿,你终是年资浅,不懂得人心险恶。如童贯久典兵权,门生故旧遍军中,他又素得官家宠信,当日蔡太师从苏州赋闲到入京为相,亦是多承童贯之力,足见其权势。如今他得以封王是不错,功劳却实不及你,他又是素来自命为本朝第一名将的,而今入燕的大功被你取了去,岂能甘心?更有甚者,人心苦不足,他封王之后势必不能再掌兵权,自然要眼看着你大权独 揽,到时候此消彼长,多半以为你是有意推了他出来作挡箭牌,自己好独掌兵权。将心比心,若你是童贯时,可能容得下你么?”
如今看来,果然不出老爹所料,童贯自恃身份超然,他一个封王致仕的太监,大约也没有什么机会出来干事了,说什么出格的话也不会被人疑心他党同伐异,或是有什么私心,竟似有了一块免死金牌一般。童贯选择这对辽的策略作为突破口,亦是颇为高明,要知高强近年来之所以能稳掌枢密院大权,都是因为他首献平燕策。并且一手操持直至大功告成,而今燕云既定,对辽的策略亦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倘若此时能够推翻高强地一贯立场,说不定就能动摇了他的枢密大权——谁的政策谁执行,此乃应有之义。
“人啊……你这死太监,在土木一役贪功好杀,坏了我的大事,我还没来弹劾于你。却要倒打一 ,委实叫人心恨……”高强一面肚中发狠,一面向站在一旁的叶梦得使个眼色。
叶梦得是攀着高强的枝上来的,而今业已身为宰执。此番若是得叙两番出使之功,莫说是执政了,大约这相位也可肖想一下。因此这北疆的战略,说起来也和他的政治前途息息相关。是以高强从二龙山回京之后,得知叶梦得将要回京,便即飞函石秀,命他在使团过燕京时作了叶梦得地工作。要他回京之后如此这般。
现今听到童贯说要灭辽,他心中已是大不相与,又见高强递了眼色过来。当机立断。出班道:“陛下。臣适自北地归来,正有以禀明陛下圣裁。”
赵 在那里听童贯慷慨激昂。他原是好大喜功的皇帝,正有些听的入耳,忽然见叶梦得出来,忙许他陈词。叶梦得谢过了,便道:“臣留北廷时,适逢王师收复燕云,那辽主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