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郭药师已经上表请求内附,辽国这里的外交障碍也 是辽东的真正内附,仍旧是一件相当麻烦的大事,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比收复燕云更麻烦。
麻烦在哪里?就麻烦在这一海之隔上。莫要小看了这区区百十里的海峡,就是这一道水,意味着两地之间交流的成本大大增加,民间交往的难度比前倍增,相对来说,登莱与辽东之间的民风民俗、经济发展程度等等方面,相距也就甚远。不象燕云和河北之间,在宋辽百年和平的日子里,两地之间过一条界河就能往来,只须守边士卒稍有懈怠,那民间的交往就和互相串门差不多了,譬如高强手下的李应,作这门生意便得心应手,往来南北之间几乎都没出过什么岔子。
虽说辽东的高级将领中,有相当部分都是高强派过去的,另外如大 、郭药师等当地将领,也是较为倾向于归降大宋,寻个有利的靠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无条件地俯首称臣,任凭大宋朝的文武官员摆弄。正相反,在这些从辽东多年的乱局中脱颖而出,掌握了权力和民众的将领身上,无论是辽东人还是中原人,都体现出了乱世豪强的某些特质,说桀骜不逊或许有些过头,但是万万不会象中原大宋的武将那 样,甘心对于寻常儒生出身的大臣听命效力。
正因为深知这一点,高强此时才会如此光火。因为在商议要如何接收新收服的这片辽东土地时,竟然有些大臣以为这是又一个功业唾手可得地大好机会,在那里大放厥词,说什么辽东既然心向中原王化,便可以王化服之,须得如大宋朝文武定制,于各处设立州县,释郭药师等兵权,招还中原安享太平云云。
听了这等言论。高强气得只想骂娘,要是真让你们这么搞,恐怕连花荣都得被逼反了,他就算不想反。也架不住下面的人情汹涌啊,岂不闻陈桥兵变事?那里都是一些在人吃人的环境中搏杀出来的骄兵悍将,你想要用什么王化去羁 他,让他老老实实交出手中的权力。那不是在做梦嘛!
好在大宋朝纵然无人,却也不是个个都如此~| 使过北朝两次的人,闻言便出来驳斥。说道辽东虽请内附,然其地远中国而近北虏,百姓亦是番汉杂处。民情不一。不可骤行中国州县法。其实大宋朝对于这类新附之地也有成法可循。在西北推行了近百年的蕃部治理法,便业已证明是卓有成效。在历史上甚至培养出了象李显忠这样忠心不二,万里归朝的番官将领,足为明证。
官场中向来是守成易,破旧难,既然叶梦得说道有成法可依,众大臣一见这办法却好,就算是搞出事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