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自己是大宋最大的金银拥有者,高强却不是信口开河,单单日本方天定那里开采的金银,如今已经达到一年金三万两,银四十万两以上。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大宋对于金银是采取部分抽买,部分直接征收的政策,称为金课,银课,熙宁九年时全国总收金三万余两,银近三百万两,其中坑冶所出的,金一万两出头,银不过十二万两,绝大多数都是来自贸易和各路征收的赋税折成金银。
这倒不是说,高强派人在日本用了什么魔法能生产出这许多金银来,而是中国自古都没有多少金银富矿,日本国虽然小,却自古产金银,汉书上就说其国“东奥州出金,西别岛出银”,后世的统计来看,日本在历史上大约生产了全球四分之一的白银!守着这么一座银山,又采用日本的廉价劳动力和大宋先进的坑冶技术,才有了这样的成绩。
如果再算上杭州船队的贸易所带来的金银,大约当世除了朝廷之外,再没有个人能拥有如此数量的金银了。原本高强还一直嫌不够,因为大通钱庄这几年迅速向各地扩张,分号开的一家接一家,每家都需要运送大笔的金银作为本钱。然而大宋毕竟是以铜钱为货币的,金银在使用中多半还是折成铜钱计算,等到钱引慢慢推行开来之后,钱庄需要的金银本钱更是逐渐下滑。
这个时候,高强就得担心如何将手中的金银转化为流动资金,投入到经济运行当中去了,守着一堆金山的话,对整个经济大局又能起到什么作用?但是当时的金银市场多半限于奢侈品的打造和个人收藏保值,朝廷每年还要支付数十万两白银的岁币给辽夏两国,因此对于金银的公开买卖持比较保守的态度,少了还好说,要是如此大量的金银持续投入市场。户部不被震翻天才怪了。
倘若能够建立一个成熟的金银交易市场,那么高强手中的金银便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流通当中,随便找几个马甲开户就是。若是引入交易机制,成了气候,那么官员富户们手中的大量资本也势必被引入到这个市场中来,朝廷不但可以从中抽取大笔的交易税,更可以掌握最新的金银价格,对于钱法的进一步完善也有莫大的功效。
对于期货这样的概念。许贯忠自然是闻所未闻,听说高强要由钱庄担保,给入场交易者提供资金杠杆时,这位年轻的智囊惊的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贯忠啊,你也知道,咱们钱庄办了这几年,手上的银钱是越来越多,现今全国上下大的州军去处都建起了分号,若是日后官员的俸禄也由咱们发放的话。那手上的钱就更多了。”高强到底是现代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