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这种职务,并非大宋朝独有,唐朝时宦官掌神策军介监军始;监军亦非全然都是坏事拖后腿的人,比方眼前这位童贯,当年与王厚出兵青唐时就起过不小的作用,若不是他一力扛下赵要求退兵的旨意,那一战还未必就能打胜。醉露书院
然而监军最大的作用,乃在于出征的将士能够忠实地执行来自于朝廷的命令,保证军中的大小事务得以上达天听,等如是朝廷和皇帝设在军中的耳目。这并不是当朝之人吃饱了没事干弄出来,专门给自己人添乱的把戏,事实上统兵大将能规规矩矩做人的,古往今来都没有几个,什么杀降纳叛、掠俘冒赏之类的事,每朝每代都没有少过,而且越是权重功高、叱咤一方的大将,干起这种事来就越发肆无忌惮,这也是拥兵自重的一种表现。因此监军,作为监察权的一种体现,也是给军队这个笼中猛兽上的一条枷锁。
不过这种监察权落到自己头上,那就不大令人愉快了,尤其是在一心为混沌不明的战事担心之时,高强更觉得童贯对于自己军事决策权的干涉不怀好意。
好在他的地位比寻常的统兵大将要好上许多,童贯虽然是宦官,也深得赵的信用,然而单凭高强自己也有上达天听的能力,他却不需要象寻常的军中将领一般忌惮这位监军了。当下便皮笑肉不笑:“久闻童大王知兵,方今本帅举棋不定,正要向童大王请教。”说着身子一让。作个请的手势。
童贯嘴上倒谦虚了两句,脚下却不停留,昂然直入宣抚司正堂。高强方要与他并肩入内,忽然又有两人上前叉手施礼,高强定睛看时不觉大喜,其中一人乃是王伯龙,料来是奉命押粮到此交令。那也罢了,另外一人却是前往旅顺口搬取高强家眷的牛皋。他既然回来。那不用说,女眷如李清照等也都已经入府中了。
当下收了王伯龙地令箭,将言语勉励几句,命他一同入正堂议事,牛皋这头却不暇理会了,到底公事要紧。
这宣抚司的正堂原本是象寻常的衙门一样,中间一座高高几案,两边排列官吏衙役。不过高强到了此间之后,民政是一概不问,皆命本处的诸曹司去管。这也是他的一贯做法。原本对于亲民官还要负责审判之事,他就颇有微词,好在大宋朝也是用专门的文官来执掌司法的,间中参用吏人,他便索性完全不理诉讼等事,专心只管兵事。
因此这座大堂自然也是与众不同,中间一个大大地沙盘。墙上一副大大的辽东地理图,周遭摆上一圈座位。几案上也有茶水点心。一众参议官在其间忙碌来去,哪里有半分象个帅司地样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