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一朝。道士在政坛上书写了大大的一笔,前期的名人有深明进退之道的刘混康,被打入元佑党人中的道姑虞仙姑。谋反被诛、差点牵连到蔡京的张怀素,后期则是林灵素独领风骚,直到金兵二次攻打汴梁时,道士郭京用神兵断送了汴梁的城防。等于亲手给这个出名崇道的徽宗朝唱出了最后的挽歌,可谓意义深刻。
在这一群卷入政坛的道士中,郭天信无疑是相当显眼的一位。此卜之所以发迹,乃是因为当赵佶尚在端王邸时,他便断言赵佶能够登上帝位。这一铺可谓赌的极险,因为神宗大行之后,即位的是赵佶的哥哥哲宗,此人年纪轻轻,照理说压根就轮不到赵佶,偏偏哲宗早逝,身后无子,而太后却又不肯立赵佶的两个哥哥,等于是跳着把帝位送到了赵佶手中。
意外登基之后,酬答从龙之臣,这位郭天信便飞黄腾这起来。一直深受赵佶的信任,并且这种信任很多时候甚至可以影响到朝政的兴衰。例如去年蔡京因星变而罢相,郭天信在对于星文的解释中便作出了对蔡京相当不利的论述。直接导致了赵佶下定决心易相。
至于郑居中说他是个无耻之人,却是因为当初这郭天信本是站在郑居中这一边的,他贪图郑居中和皇帝走的近,又是外戚,好生巴结。而郑居中也需要郭天信在皇帝身边说的上话的地位,来为他铺平宰执之路,俩人可谓一拍即合,一向联系紧密。
偏偏扳倒了蔡京之后。郑居中自身难保。随着郑皇后正位宫中,郑居中因为外戚而避嫌退位,领了一个宫观使吃起闲饭来,闷得他就象现代的许多退休人士一样,跑到交易所里消磨时间。郭天信一看郑居中失势。而且看情形短时间内不大可能再有作为,要知道外戚不得任宰执是一条铁律。连蔡京这等权势都无法违背。郑居中大概永无翻身之日。
此人脚跟转的倒快,不几天就重新搭上了张商英,这位新任中书在宫中并没有什么得力的奥援。郭天信对于他来说正是雪中送炭,因此没多久两下就打的火热。
听了郑居中一顿牢骚,高强这才有了比较明确的概念,心说敢情你想扳倒张商英是损人不利己,多半还是因为这郭天信转脚跟的动作太过利落,剌激到了你,所以才想让张商英吃个大苦头罢?不过想想历史上的记载,张商英之所以去相。好似就是郑居中搞了他的黑材料,而且就是和这个方士郭天信有关,只是我国正史地记载一贯是语焉不详,具体到底是怎么整下台的,高强也是一头雾水。
想不明白,也就罢了。眼下张商英想要到这交易所里来大捞一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